关灯
护眼
      “不错,师与弟子存在引领教导的关系,整体逻辑融洽,言辞流畅,总体不错!”赵尚儒赞许地点点头。

  姚天赐顿时大喜,上前一步,逼视邢孟道:“此时认输,尚有回旋余地,不然脸面无存,徒增笑耳!”

  邢孟看着姚天赐这小白脸,心头暗骂,居然敢破坏他名气提升计划,真是够狗的。

  不过,区区小白脸,最终势必会为他的名气值提升牺牲。

  他懒得搭理姚天赐,目光自信,声音宏亮,《师说》缓缓流泻而出,恍若天河之水,荡涤万物,冲荡在众人心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一句总纲领,统领全文,推出主题,鲜明地指出老师的作用,立马提高了档次。

  邢孟念完第一句,赵尚儒眼睛便是一亮,摆出侧耳倾听的认真模样。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邢孟继续念出文章的中心词句: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邢孟自然没有全文背诵,文章中有些地方的例子与这个世界不符合,需要改动删减。

  随着他念完最后一个字,整间书塾鸦雀无声,满屋子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邢孟。

  赵尚儒不知何时站起身来,捻着胡须,陷入深深的思索。

  姚天赐目瞪口呆,一副见鬼的表情。

  这家伙……真是邢孟?那个流连花丛,浪名在外的纨绔?

  那个就知道拿着银子四处浪的土豪少爷?

  身上除了铜臭味,一丁点儿书香味都没有的邢家三公子?

  姚天赐心头一颤,经义文章的好坏,他还是分得清的。

  邢孟这篇言辞,奇偶骈散结合,文章气势宏大,无论文笔,逻辑,思维高度,都全方位碾压了他。

  邢孟没打扰赵师的思索,因为看他表情,答案已然揭晓。

  许久。

  赵尚儒回转过来。

  “佳作,佳作!此文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开篇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开题明义,点出古人重师道的风范。

  又紧扣传道受业解惑之句,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

  既有创新,又有论点,且有理有据,前后浑然一体,又弘扬了不但要尊师重道,还要尊重知识,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此之谓也。”

  赵尚儒一口气连贯着说完,已是气喘吁吁,累的够呛,但神色却很兴奋。

  “多谢赵师赐评,学生谨受教。”邢孟拜谢道。

  一篇文章出世,即便是传世名作,若无人欣赏,那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娇娘,再漂亮也无人问津,最终也会朱颜凋谢花辞树,垂垂老矣变珠黄。

  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多少名气值。必须是获得众人称赞,口口相传,有口皆碑,形成广泛的传播,才能获得更多的名气值。

  因此,在文章传播方面,文名,也就是知名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