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接下来的两三日的时间,小婵都被要求在府中好好准备苗神大典的内容,怕她无聊,方雨还专门搬了很多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关于各地苗神大典神迹的本子。

    这个本子帮了不少忙,至少让她知道了大典的内容以及需要她做到事情。

    乌云聚而雨,火遇水而不灭。

    讲真的吗?

    让她对战可能还稍微有些自信,至少有碧玉笛,弃翡,阿翡傍身,怎么都落不了弱处,但是施法这种神神叨叨听起来这么不具体的任务,她只觉得越看越没底。

    这种忐忑的心情持续到了第三日。

    这几日方雨都是早出晚归,也不知在忙些什么,回来的时候总是感觉很疲惫,目光中却又透着精神奕奕的样子。

    她私下里也有些揣测,方雨的来历也不简单。区区幽郡方府公子,做不了这些。

    但是索性带来的都是好消息,方雨的爪牙很多,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中都有他的耳目。消息自然是从上到下传播最快,他只是约了几个好友喝酒,状似无疑地谈了一些手中的“消息”,说的都是影响江湖格局的大事,这些人也不敢怠慢,回头定会有所部署,消息便从这儿传开了。另一方面,他买通了丐帮的人,幽郡是北地东州通商门户,向来来往的商人很多,个个都得从这些人口中打听个子丑寅卯。

    别看丐帮的人穿的破破烂烂,这城中哪个地方有了什么商贸,哪个地方需要柴米,哪个地方油盐商人要进货,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一来二去,消息便递出去了。

    小婵听着,原本不安稳的心绪此刻更是有些凝重。

    事情已经变大了,苗神大典,是她最后的机会。

    事情安排好之后,再继续待在幽郡便已经没了价值,此去峻栖神坛还有几日时间,他们也不必赶路,需得让“消息”散布一下,不能跑的太快,花个半月功夫到达峻栖神坛,故事也就发酵的差不多了。

    两人收拾了一下包袱,为了掩人耳目,并未乘坐府中的马车,下午便另外雇了马夫,急急走了。

    原本可以在幽郡再待一阵子,但是那乌衣卫的消息据闻已经传到了中原神坛的人手中,有另外一批人正闻风赶来,要追上她们,也就是三四日的光景。

    这些人自然不会身着乌衣卫的衣服赶来,他们会化身成为东州的市井之人,又或许是商队,教书先生,都有可能,防不胜防。

    唯一的办法,便是敌动我动。让他们不知她二人的行动路线。

    两人一路顺着幽郡南下,其间并未如何赶路,是如计划中的游山玩水,但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不管是在山间还是走过一些小村落,小婵总觉得被什么人盯着。她曾经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甚至有意识地观察着方雨,却发现也不是他在看她,这种感觉很不妙。

    而她一直比较相信自己的直觉。

    两人赶了几日的路,中途不知朝东边绕了多大一圈,力争一定不走寻常路,今日终于落榻到了一个大一点的城镇。

    浪胥城。

    算是一个大城了,规模虽然比得沉香城小了许多,大致与清泉镇的大小是一致的。

    这个名字起的奇怪,浪胥城临海,古时夏季九州其内的一条大江尚水到此处注入奎海,每逢夏季上流冰雪消融,下流便有了洪涝灾害,浪胥城虽说临海很近,却也来去步行有半日距离,且又是狭窄的山谷中城,如此便导致了连年夏季洪涝,居住在峡谷两边的村民苦不堪言,常常会有巫师带领群众祈求洪涝停止,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老天总不会一直这么薄待一群人。后来终于出了一个名叫浪胥的男子,长大之后率领村中男丁日夜更替不停,耗时五年,硬从石山之腰开凿出两条宽阔的大道,中间交错盘结了无数铁链与木板制的天桥,将两边连接了起来。峡谷底有一条小路盘旋着可直达山腰,幸好山势并不高,步行也不需要太久。后来举村搬迁,便到了这处地方。

    村人们便在两边石山开凿出的空间中垒起了房子,石山之处无法种庄稼,但是在开凿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山中产玉石,虽然量不多,但是幸好人心不贪,够吃够喝便行,再加上平日里村民的主业是渔业,村长勒令死守玉石,消息不得外传,这片宝地才得以被保存下来,福泽了当地人世世代代。

    从此这里就形成了罕见的九州“山中城”,每年倒是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专门一睹山中城的芳容。村民们为了纪念这个人,索性便将名字换成了浪胥村,等得浪胥村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多,已经逼近一个城,两边的山石房子不停增加的时候,这才改名成了浪胥城。

    他们到的正是时候,此时正是浪胥城的汛期,下方水流湍急,他们下马,牵着马匹沿着唯一的山道上行,这些日子里仍然有很多游人,有的人甚至专门是为了看汛期时候的山中城,不远万里前来的。

    小婵兴致勃勃地看着两边越来越近的房子,房子也是很有意思,当时开山凿出了不少石头,当地人便就地取材,直接用石头垒成了房子,这样一来防潮,二来也不会腐烂,冬暖夏凉。

    汛期的一大特色便是你在那天桥尽头远远望去,无数天桥上都横着坐了许多渔人,那长长的鱼线垂钓下去,直直便进入了奎海,又是汛期,上游的鱼儿随着水流进入大海,这儿便是最后一站,当地人有这么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