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卫书文爸爸见他们都是真心要帮忙。

砌房屋事情又确实比较多,家里人还有地里活计。

有这么二个跑腿打杂倒是不错,“你们都愿意,当然没问题。”

他们三人跟着卫书文爸爸做事情。

朱清英则带着凡凡和乐乐熟悉大河村。

虽然大河村条件比不上他们曾经住的朱家祖宅所在村子。

但于当初打算落户小河村来说,已经好上不知多少。

她不仅对大河村的硬件条件满意,就是这边的村民们,都比预期好相处。

这里面虽然有卫家的原因在,但不可否认,她曾经小河村人的身份,给她加分不少。

“人生长着呢,想当初你是逃荒去的外地,现在又从逃荒回来。”

让人不得不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村里人知道她是逃荒过来,心里本就会产生优越感。

再知道她并不是陌生人,还能算半个老乡,聊天的距离一下子拉近。

要说有多大作用,暂时就是让大家能够友善接纳她们。

“我看你就是个谦虚的,还说什么逃荒,俩孩子养得这么好。”

说这话的村民,显然对他们逃荒一事有所怀疑。

朱清英知道自己一行人的形象上很难证明,只能把功劳归在卫书文头上。

“嗨,我这不是正好碰着阿文么,要不然还不知会吃多少苦头呢。”

听到她这话之后,村里人大多点头认同。

可不是么,若不是有卫书文上赶着讨好,这些人不定跟个无头苍

蝇似的。

和朱清英聊天的人想到这里,内心里顿时觉得遗憾。

若是卫书文晚些遇上这些人,她就能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士。

内心的阴暗想法,自然不好说出来。

“说来说去还是你们运气,阿文以前心气高着呢,估计是出门受了打击。”

否则的话,怎么可能十里八乡的黄花大闺女不要,要一个二婚带娃破落户。

这话朱清英不爱听,“阿文聪明又能干,哪有受到什么打击。”

哼,我家闺女好着呢,有眼光的都知道。

聊天聊不下去了,她就干脆不再搭理身边这些人,继续带着两个孩子往前走。

能聊上几句的,她都不会拒绝,哪怕只是简单聊天,也能甄别出部分不可交之人。

就如同刚刚那位,一个劲儿想贬损她闺女。

若无必要,她是不打算同那人再有任何交集。

好在后来有发现能聊得来的人,尤其带孩子的人家。

话里话外都是孩子如何,让她颇有种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感觉。

果然有共同语言才能聊得大家都满意。

朱紫萱不知道家里人各自都在努力融合到大河村,她此时有些无语的看着卫书文。

走之前对方说是进山,她信以为真,结果就进山没多远就停了下来。

“这处山峰一般人都攀爬不上来,我们可以在此处修炼些时日。”

说完就去清理山顶小平台,约莫七八个平方大小。

因着有大树的缘故,底下的人看不见他们两人在上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