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日银央行。

    三重康业挂断来自地检署的电话,脸色看不出来悲喜。

    长期以来大藏省和日银都貌合神离,而这件事的起源还要追溯到一万田尚登,这位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央行总裁,也是战后开国的功臣之一,人称“法王”。

    那时候日国政府还是在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直接管辖下。

    在岸信,鸠山等内阁总理大臣随时都会被麦克阿瑟罢免的情况下,一万田尚登能够出任央行行长自然是因为得到了米国的支持。

    从法王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出一万田有什么样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王者,是历史曾经真实的写照。

    他的威望能如此之高,一方面在于能力突出,经常力挽狂澜,另一方面是他时运好,充分利用了战后权力的真空期,基于米国的信任,他甚至可以架空法理上的上级部门——————大藏省。

    但因为一件事,却也导致大藏省越来越无法容忍央行的作为。

    这件事就是丰田的前世今生,乃至于曰本工业科技的历史命运。

    丰田汽车的出现,自然离不开丰田喜一郎。

    作为富二代,他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进了丰田自动织布机制作所,做的各种工作都曾围绕织机事业。但丰田喜一郎对汽车这种当年的新生事物的兴趣也远远高过了织机。

    当他在昭和4年前往大不列颠与普拉特公司签订转让G型织布机专利契约时,曾走访了英美多个汽车生产厂家,感触颇多,尤其在纽约看到汽车像洪水一般冲入视野强烈地震撼了他。

    返回曰国后,他向已经躺在病床上的丰田佐吉让详尽地报告了发达国家的汽车情况。

    丰田佐吉去世前留下遗言:“我用织布机为国家尽了力,你一定要制造出汽车为国家效力。”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丰田喜一郎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制造出不输给米国车的曰本车!”

    作为国产汽车之父的丰田喜一郎懂得生产汽车的核心与灵魂是制造发动机,所以他从1930年3月就开始着手研究小型汽车发动机。

    他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作所院内一个角落的仓库里挤出一块地方,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地步点。

    1935年10月,丰田汽车完成搭载A型发动机的“A1型”轿车的试制工作,不过因为发动机铸造工艺、不同部件需要不同性质的钢铁的制造等许多技术难题,历经无数挫折的A1型轿车只生产了3辆就停止研发。

    在“A1型”试制车的基础上,丰田喜一郎进一步研制开发了AA型轿车。1936年4月,AA型轿车开始投产,它的外观比“A1型”轿车更简练。丰田喜一郎决意要给他的新汽车设计一个新标志。

    其实,和所有工厂刚开始生产的产品一样,AA型轿车也是“山寨”来的,底盘、变速箱原搬照抄了克莱斯勒的一款车型。

    车身其它部件多数使用了名爵、福特的零部件。

    当然,丰田自己也铸造了一部分。

    车身设计完全模仿了克莱斯勒的Airflow,因为丰田喜一郎知道幼小的丰田汽车还不具备设计新车的能力,而克莱斯勒的Airflow设计则领先那个时代,可以给丰田的外观设计争取已点时间。

    凭着技术上的一次次创新,到了二战前夕,丰田汽车实现无数次突破,已经渐渐成为民族骄傲。

    不过第战后经历了极度的经济困难,控制通胀的道奇路线导致一大批小企业破产,从而导致以销售卡车为主的丰田公司订单锐减。

    不止是丰田,整个汽车行业都不景气。好在正是织机行业繁荣的时期,丰田织机赚取的巨额利润还能够让丰田汽车勉强维持,但是日本汽车产业的另外两家巨头:日产和五十铃就只能通过裁员的方式应对危机。

    但是,这又导致了工人罢工、封锁工厂等工人运动愈演愈烈。

    昭和24年,丰田喜一郎每天都在为了筹集资金而四处奔走,但丰田喜一郎越是四处筹集资金,越让人觉得“丰田的危机很严重”,结果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愿意提供贷款。

    就在这时,丰田汽车的销售负责人,被称为“销售之神”的神谷正太郎找到了他的老朋友——日本银行名古屋分行的分行行长高梨壮夫。

    神谷正太郎向高梨壮夫说明,丰田的危机并不是一家企业的危机,还关系到丰田背后无数名古屋地区300多家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以及曰国工业汽车技术的未来。

    高梨壮夫前往日银总部协商,当时的日银总裁就是一万田尚登,他认为汽车就应该由米国来生产,不同意给丰田任何形式的援助。

    而高梨壮夫没有眼睁睁地看着名古屋地区的经济陷入困境,以个人的名义将名古屋地区的金融机构召集起来,组织了以帝国银行,最终挽救了丰田工业。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经历了破产危机的丰田此后一飞冲天。

    而到了今天,丰田更是打败了世界所有汽车,长期霸占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名。

    但是一万田尚登在民族工业需要支持时的所作所为,也彻底激怒了日国人仅有的尊严,为后来央行和大藏省的貌合神离以及争斗埋下了前因。

    而之后佐藤荣作继任内阁总理大臣,生生在央行插了一杆子,直接任命了自己的亲信上台。

    他的本意是清楚米国在央行的影响力,却没想到这一动作引起了大藏省和央行的双重不满,催生了田中角荣和时任央行副总裁佐佐木直的联盟,两人密谋了“交互顺送人事制度”。

    既央行的总裁由其嫡系和大藏事物次官空降轮值,每隔5年,总裁退位,由副总裁接任,由于副总裁只有一名,所以相当于“立储”。

    从表面上看,这种制度对央行和大藏省都公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对央行来说,这套制度等于确定了上位时间,因此可以提前选拔“王储”,确定继位序列,保证既定方针的一致性。

    而大藏省官员由于是空降而来,根本无法做到这点,而且很容易被架空,

    这些在之后的历史中全部应验了,也正是因为这个轮值制度,Prin——日元王子就被用来形容央行的嫡系接班人,而大藏省空降部队或多或少都沦为了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