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义上的转-轮-圣-王(即金轮王、银轮王、铁轮王和铜轮王这四轮王)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

    又称。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今印度)人相说。

    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即佛陀传法时当时之印度人所喜爱的人身外貌中三十二个明显的特征,具体为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五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六足跟具足满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称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九立手摩膝十阴藏相如马王十一身纵广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软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上如师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具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伽陵频伽声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三十二顶肉髻成。

    除指身形相貌的三十二相外,还有一种三十二相。瑜伽十一卷二十页记载:“复有三十二相。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麁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如彼卷二十页至二十三页广释。

    佛陀三十二相应该不止这些。三十二相应该还包括许许多多其他三十二相的容貌。这是佛陀可以借助其他各种容貌四处像凡人微服私访一样,来人间住世好帮助人们解决很多生活中隐秘的玄秘事宜。当这些身份用不同的容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人们就不认得他了。在佛陀海誓五百愿成佛的时候,他就曾经以各种面孔来教导引导众生作为教主出现的。在观世音普门品中,佛陀也亲口向无尽意菩萨宣说,足具三十二,八十种好相的的观世音解惑,申明观世音菩萨可以在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求佛法的人士,都是以跟每个求佛法者身份相互适合的人物,为其讲解佛法的。而这却是个最重要的,很隐秘的普度众生的做法。比方我吧,我曾‘信仰’过财神,他们可以变成财神来启发我努力向善,就是对身心增益的事情。譬如你信仰儒教,他们就可以幻化成你憧憬的教师的形象,好给予你最适合的启发。诚乞赐教。

    解释

    具此三十二相,以,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按照当时印度人之喜好,佛陀现此三十二相,胜于所有尊贵之人,能让所有见到佛陀的人都生起恭敬心。

    智度论八十八记载:“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

    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

    法界次第下之下记载:“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

    获得方式

    关于如何才能得到三十二相,这在佛教的经论中有不同的说法。如《菩萨善戒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等,就说每一相都有其别因;也就是说,必须依着特定内容的修习,才能成熟三十二相。

    《无上依经》卷下记载说,修决定无杂、谛观微密、常修无间、不颠倒等四种正业就能感得三十二相。

    《菩萨地持经》卷十,谓由决定修、专心修、常修、无罪修等四种业所感;《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说是决定修、委悉修、恒常修、无罪修四种善修事业所感;

    或谓同一因所感,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云:“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诸菩萨毁犯净戒,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况能感大丈夫相。”

    《大乘百福庄严经》中说,每修一百福,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即“百福庄严”。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圆满相好的业报。

    《宝女所问经》三十二相品中对佛陀三十二相的来历有了很详细的论述。

    于是宝女问世尊曰。唯然大圣。今所可谓如来至真三十有二大人之相。前世宿命行何功德。而致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布在体。佛告宝女。吾往古世行无量德合集众行。如来由是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布于体。今粗举要。如来之相。足安平立大人之相者。乃往古世坚固劝助而不退转。未曾覆蔽他人功故。如来手足而有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兴设若干种种施故。如来至真指纤长好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则说经义救护众生令无患故。如来手足生网幔理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未曾破坏他人眷属故。如来手足柔软微妙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而以惠施若干种衣细软服故。如来而有七合充满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广设众施供诸乏故。如来之膝平正无节[跳-兆+专]肠如鹿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奉受经典不违失故。如来之身其阴马藏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谨慎己身远欲法故。如来之身颊车充满犹如师子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广修净业修行备故。如来至真常于胸前自然卍字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蠲除秽浊不善行故。如来肢体具足成就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施以无畏安慰人故。如来手臂长出于膝大人相者。乃往古世人有所作佐助劝故。如来身净而无瑕玼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奉行十善无厌足故。如来脑户充满弘备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其有病者。苦干种药瞻视疗故。如来师子步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植众德本具足备故。如来四十齿白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志性等仁于众生故。如来牙齿无有间疏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设人诤斗令合和故。如来颔牙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则以微妙可意之物而兴施故。如来清白美好发眉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善自护己身口心故。如来广长舌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所言至诚护口之过故。如来衅衅大人相者。以无量福供养究竟。心行仁和与众生愿使得覆盖。如来梵声哀鸾之音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言语柔和。与众人言护口节辞。无央数人闻其所语无不悦故。如来瞳子绀青色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常以慈目察众人故。如来之眼如月初生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无粗暴志心性和顺故。如来眉间白毫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咨嗟歌诵闲居之德众人行故。如来顶上肉髻自然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敬奉贤圣礼尊长故。如来肌体柔软妙好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心念念集法品藏故。如来身形紫磨金色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多施衣服卧具床故。如来之体一一毛生大人相者。乃往古世离于集会众闹之故。如来之毛上向右旋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尊敬于师受善友教稽首从故。如来头发绀青色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愍伤群黎。不以刀杖而加害故。如来之身平正方圆无有阿曲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己身众生。劝化安之令定意故。如来之脊如大钩锁普有威曜巍巍之德大人相者。乃往古世为诸正觉。兴立形像缮修坏寺。其离散者劝使和合。施无畏惧。其诤讼者化令相顺故。女欲知之。吾往世时。行于无量不可计会众德之本。如来宿世奉行如斯。乃能致此三十有二大人之相。

    总的来说,坚持诸佛净戒,精进不懈,广修一切善法,饶益有情,普渡众生就能得到三十二相。

    名称顺序

    关于三十二相的名称与顺序,诸经论所说不一。

    三十二相的顺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等和《大智度论》卷四一样,立足下安平立相为第一,白毛相为第三十二;而《方广大庄严经》卷三、《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等,立白毛相为第一,足下安平立相为第三十二。

    此外,或有于某经典列为一相而他经分为二相者,或于某经中为三十二相之第一相而他经则摄于八十种好者等等。佛经解释《大乘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获得圆满相好的果报。一劫——120亿年,一百大劫——100个太阳系相同的时间。

    “相”为明显的胜相,此外还有次要的特征称为“好”,相与好是不同的。在佛陀庄严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共分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喜爱乐之心的,即是“好”,共有八十种,叫做“八十种好”。由于这八十种好随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称为“八十随形好”。

    1,顶上肉髻相

    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是自受持亦教人受持十善法而感得的殊胜相。

    2,眉间白毫相

    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所以称为毫光、眉间光。是佛在因地时,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所感得之妙相。

    3,睫如牛王相

    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是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怜愍爱护众生如思一子而感得。又如视观无量粒子如己子,救无量粒子。

    4,目色绀青相

    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犹黑中红,碧眼方眸。是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无量乞者病人佛菩萨所感得的胜相。

    5,两颊隆满相

    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

    6,常得上味相

    佛口常得诸味中的最上味。是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的相,表示佛陀的妙法能满足众生之愿的德相。

    7,舌广而长相

    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是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得的胜相。现此相,可灭除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值遇八十亿诸佛菩萨授记。

    8,声如梵王相

    佛清净的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是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感得的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9,四十牙齿相

    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是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所感得的胜相,常出清净妙香。种无量语种,通无量众生。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的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