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们正吃中午饭。外面忽然有人喊:“王喜乐,弹溜溜来;王喜乐,出来弹溜溜来。”那声音迫不及待。儿子激动的站起来说:“我吃饱了。我要出去玩。”

    “饭才吃了几口。吃完再去。”妻子赶忙说。

    “那哪行,不能说话不算数。”儿子怕我们再说啥,他用食指做了个“嘘“的动作就跑掉了。儿子一走,餐桌失去了原有的欢笑。妻子站起身,整整衣服,拢拢秀发说道:

    “孩子一跑,吃饭也没味道了。”

    妻子的话,让我觉得上苍把孩子这鲜活的生命赐予每个人家,只有孩子的精神生命为家庭助力时,才能催化家庭的幸福感。

    “怎么,感到孩子的活跃是家庭乐园的根了?”我问。

    “有点。”

    “孩子是家庭生命的延续,也是快乐的源泉。现在许多孩子的生活如同奴隶一般辛劳,每天除学习外难见笑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说心里话,孩子的成长既便有一万个问题,其实质只有一个。”

    “啥?”

    “幸福。”

    “这叫啥问题!”

    “这是最难也是最新的问题。”

    “为啥?”

    “因为很多中国人对幸福都在说,但细掰过的人并不多。”

    “看你说的。好像就你懂似的!”

    “那你说,啥叫幸福?”我问妻子。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妻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谁不知道还用着你问。回答你,是不惜糟蹋我的智商,给你面子而已。”

    “那你说说幸福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就是那么产生的还用说。天底下那有你这么胡搅蛮缠问问题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中国文化有种特别不好,且极为强大的力量,就是将问题致于概念之下,觉得什么都有了,但好像什么都没有。”我说,“幸福是很实在的东西,是一环一环发展得来的,小孩的幸福是生长环境的安全;青春的幸福是实现了什么目标;中年的幸福是不惑的心态;老年的幸福是能安享天年。今天王喜乐被小朋友主动叫出去玩,这在以前有这种情况吗?”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