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世人都道赵成是出于野心和权欲才执着于太子之位,谁又曾想到,冰冷的龙椅,未必有平民百姓的草窝舒适温馨。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赵成的文韬武略以及个人魅力,在众多皇子中是一等一的拔尖人才,若是他来即位,势必会扭转整个国家的颓势,重回开朝盛世年代!

    康清逸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肯对赵成死心塌地支持的原因。

    不外乎是为国为民求得一贤君而已。

    “不知大哥有何事?”一干人等退下后,康清逸开口问道。

    “贤弟你应该也有所耳闻,江浙福建一带近年来一直倭寇作乱,知道个中是什么缘由吗?”

    “在下耳闻东瀛连年战争,百姓民不聊生,其中有些狂徒渡海前来洗劫沿海一带,就是大哥口中作乱的倭寇。”

    “贤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有没有想过,东瀛区区岛国弹丸之地,倭人又矮小瘦弱,何以不事生产却频发战争?”

    “这……在下愚昧,请大哥明示。”

    “东瀛人素来崇尚武士精神好勇斗狠,经常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拔刀相向。若是用武力强硬的维持秩序,整个国家倒也不至于分裂成几十个诸侯混战不止。可是现在出现了一种武器,打破了他们武力至上的传统。”

    “大哥指的是,火.枪?可是在下听说东瀛人并不懂得火.枪技术啊?况且,造火.枪需要大量铁器,他们也……”康清逸听到这里,不止是惊讶心中还疑云丛生。如果赵成想派兵对付倭寇,那也应该是找冯智伟商量才是。看来,他要说的不止是这些,姑且继续听下去。

    “你说的没错。倭人根本不可能做出大量火.枪,但事实上,他们持续数年的混战之中,火.枪的数量却是逐年增加。更有甚者,在江浙福建作乱的倭寇,手上都拿着火.枪!”

    “这帮败类!”康清逸重重的将酒杯叩在桌上,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大哥的意思是,有人给他们提供火.枪,令他们纷争不止从中获利?”

    “是的,而且本王掌握到了一些线索,私贩火.枪的始作俑者,正是富可敌国的江南朱家。”

    传闻中江南朱家的雄厚财力,甚至在国库之上,如今又涉及大量的军火买卖,简直就像架在朝廷脖子上的匕首一般危险。更何况沿海一带作乱的倭寇手中也有火.枪,这很有可能是朱家勾结外族造反的先兆!

    而康清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整个国家在和平中更加繁荣稳定。朱家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乱臣贼子的行径,他决不能容忍!

    “如果能为大哥分忧,在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康清逸的内心,对朱家也是欲除之而后快。

    “不必说的那么夸张,只是想问问贤弟有没有什么妙计对付他们。”赵成看似轻描淡写的随口一说。席间,起初他故意透露出安于现状的假象,而康清逸依然表示继续支持赵成即位,令他放心不少。

    “朱家羽翼已丰,若是正面派兵剿灭,只怕得不偿失。再说朝廷对于这种民间庞大势力,理应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康清逸的想法和无影不谋而合,但是他有更进一步的主意:“眼下他们只是商贾,大哥何不先从他们的生意上下手呢?不但可以限制他们的膨胀,还可以为朝廷带来实质的好处。”

    正如赵成所说,康清逸永远是最懂他想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