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杜尧一向忠心耿耿处事有方,以往好几次的进贡都是他奔波进京,从礼品的打点到银两的调配,从来没有出过半点岔子。这次为了让赵成多多照顾朱群兄弟几个,不但备下了厚礼,除了原先约定好的一百万两还特意额外奉上十万两雪花银,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朝廷突然发难呢?这条法令根本就是针对朱家!

    还没等朱俊青询问杜尧在京城的种种细节,一队不速之客的突然来访,令朱家上下更加人心惶惶。

    “朱老爷,久仰大名。在下是奉皇上之命前来贵府一叙。”

    来人竟然是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康清逸!

    朱俊青在感到意外之余,热情的招待了康清逸一行,就目前而言他并不敢怠慢这位代表朝廷的贵客。他虽然不能完全确定钦差的此番来意,但显然与刚刚发出的那道足以重创朱家的檄文有直接的关系。他在紧张之余召回了在外奔波的朱群和朱光两个儿子,一同应付眼前的局面。

    整个朱家上下遵照朱俊青的意思,将康清逸一行奉为上宾,举办了豪华丰盛的歌舞酒宴为他接风洗尘。自古以来的官场之中,酒桌一直都是一个比朝堂更方便说话的地方。尽管康清逸不喜欢他这种纸醉金迷的格调,不过抱着客随主便的心态,倒是也品尝了不少江南特色的佳肴美酒。

    眼前的歌舞升平,令忧国忧民的康清逸发出了感慨:“若是普天之下都能如此安泰,我等为官者真是死而无憾。”

    离他最近的朱老爷听到这番感叹后放下了酒杯,甚为诚恳的称赞道:“若是普天之下的官员都像康大人这般鞠躬尽瘁,实乃我朝之幸。”

    “可惜,你们朱家,为了一己私利,出售大量武器与那倭寇,残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你们花掉的每一文钱,都沾着百姓的一滴血!”不知道康清逸是喝多了还是内心愤慨难忍,突然间提高了声音,指着朱俊青的鼻子厉声训斥道。

    席位对面坐着的是朱群朱光兄弟俩,朱光对于朝廷官员并不熟悉,他眼见这个比自己年长不了多少的官员竟然敢指着父亲的鼻子痛斥,恨不得马上站起身给他点教训。大哥朱群见弟弟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心知他已动怒便暗自拉了下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朱光迟疑了下,还是听了大哥的话继续在席间静观其变。

    果不其然,朱俊青低下了头,拿起酒杯斟满了酒,徐徐洒在地上忏悔道:“这杯酒,就当朱某祭奠天下因此丧命的无辜百姓。其实,朱某对于这种伤天害理的生意早已厌倦,和康大人一样,朱某也不希望生灵涂炭,就当是为子孙后代积德罢。”

    这算是痛改前非金盆洗手的宣言吗?难道会因为康清逸的三言两语,朱家就放弃蒸蒸日上的军火帝国?

    康清逸半信半疑的看着他,那眼神分明意味着:你们朱家可是富可敌国的军火大亨,真的会这么轻而易举的金盆洗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