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春去冬来,不知花落多少,寒暑交替间,楼花棺已是桃李年华的女子,眉宇间深藏着几分历经世事的沉稳。

    偃阳城连续几日下起绵绵细雨,难免潮潮湿湿,每逢雨季她身子的寒气就无可遏制般的严重,宁儿只得终日与她形影不离。

    三更鼓响,街道上的灯火盏盏熄灭,百花楼门前的那盏琉璃孤灯却迟迟未熄,晃晃悠悠着向这边漫动过来,直到罩住那抹挺拔修长的身影。

    锦衣男子摘下头顶的竹笠,邪恶而俊美的脸上噙着一抹放浪不拘的笑,耳畔传来他的声音,“近来楼姑娘可好?”

    声音略显沙哑,却带着说不出的魅惑,每个字从他的薄唇中吐出,听在掌灯女子的耳中,都仿佛下着大雪的十二月倚窗而坐,独自品尝一杯热气腾腾的极品清茶,袅袅的茶香弥漫着,温热的液体体贴的从口中划入喉咙,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掌灯女子娇俏地一笑,脸上尽显风情万种,嚅嚅开口道:“公子可真够惦记着我们家楼姑娘的。”纤细白皙的手拢了拢鬓角被风吹乱的发丝,懒懒地继续道:“公子可否想过我重染啊!”

    琉璃灯哐当掉地,眼看她那柔若无骨般玉纤纤的十指就要攀覆上他的肩头,他慢慢转身,在女子笑颜逐开的脸上眸光淡扫,道:“倘若重染姑娘能将琴技、舞技练到楼姑娘的十分之一,或许王爷也不用大费周章的千里迢迢来此寻一知音了。”

    重染眸中流转过一丝不悦,短短一瞬间,立马换上一副如沐春风般的笑意,“公子,请随我来吧!”

    男子无言的跟随着重染的引路,移动脚步。

    百花楼前停泊着一辆普通的暗青色马车,两人一前一后上了马车,马车在马夫的驱策下缓缓往城门外驶去。

    此时已是深夜,早过了禁门的时刻,巍巍大门紧闭着,门卫披甲执刃的上前来询问。男子撩开纱帘,手上的玉令还没完全掏出,就见门卫跪地拱手,连头也不敢抬地喊道:“上官大人,小的眼拙,不知是上官大人光临。”

    立即起身唤着另一人将两扇巍巍大门吱嘎一声打开,马夫驾着马车毫无阻碍的驶过,隐隐能听见那门卫恭敬的目送声:“上官大人走好。”

    出城驶去两个多时辰,马车在一处花木拥簇着的府邸前停下,府邸中还能见着柔和的通明灯光。

    上官胤抬眸望了眼府门前高高挂起的匾额,朴实无华的木质,云水间三字却雕刻得犀利无比,让欣赏之人不禁想要一睹那雕刻之人的风采。

    他脸上泛起淡淡地笑意,向身后的重染随口问了句:“没料到这楼姑娘竟还有这般功夫,想必对人也是极度严苛。”

    “楼姐姐才不是呢!她对人可好了。”梳着秀髻,身着一身烟罗紫衫的宁儿出门来迎候。

    “宁儿,这是上官公子,是师父的客人。”

    宁儿向来不情愿让外人来打扰楼花棺,眼下这人一看便知与官府有纠葛,更是禁忌,狠狠瞪了上官胤一眼,又想到毕竟是师父的客人,不甘愿的放他进去。

    上官玉珩随在宁儿身后,步行了好一段路,顺着长廊过侧院,沿墙跟有一池含苞欲放的莲,怕是平日里主人疏于照料零零落落的低垂着脑袋,院里的寒梅倒是花期未尽,尚留余香,上官玉珩缓缓放慢了脚下步子,似在闻那风中飘香。

    “楼姐姐最喜欢寒梅了,她说寒梅排水良好,性喜向阳,耐寒性强,不娇气。其味甘甜,有顺气的功能,可做优良果酒,亦可入药。”宁儿手间比划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