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章圣山神殿

    中都皇城内侍局,在公孙铭成为圣皇这些年,慢慢已经变成凌驾于朝堂之上的任何机构,现在这个帝国最有权势的机构已经被几个小孩子搞得人仰马翻。

    内侍局的大堂门前捆着三四十名的内侍和宫女,一个个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黄景满脸阴沈,这些年对于内侍出身的他一直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官运亨通。但他的好运气在今天过后就结束了。可是在这些结束之前,他盛怒甚至竟超过了高高在上的圣皇。

    在一阵阵尖利的咆哮中,皇城各门不断有无数的如同细丝的人影向暮色中的中都延伸隐没。

    皇城圣德殿内,公孙铭坐在紫檀的书案后面,自从十五岁登基到如今已经二十个年头,他那如刀削般的冷俊脸庞早已褪去了年轻的痕迹。

    天圣国建国近九百多年,这在凡人的世间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

    天圣国历任圣皇都是这个国家的大祭司在上代圣皇的皇子中指定,这个规矩却是天圣国开国皇帝和一位帮助天圣国立国的天圣神皇所立的约定。而大祭司之职都是又上任大祭司临终前指定,范围是伯姓家族子孙。

    公孙铭可以统治这个历经九百多年岁月的庞大帝国却是注定的,因为他的父皇只有他一个皇子。

    这个注定成为圣皇的公孙铭,自幼聪明无比,勇武过人。

    登基第五年,自己亲率大军,历经六载就灭掉了天圣国西边十五个国家,让这个帝国的边界向西一直延伸至无尽海边。而当时他年仅二十六岁,无论是天圣国的百姓和他自己都毫不怀疑天圣国将迎来最辉煌的时代。他的声望也随着他的赫赫武功如日中天,也超越了他的历代先祖。

    而这个帝国的最强圣皇此时却是面如寒冬,扶在那华贵的檀木书案的衣袖微微颤抖,而他书案对面的地上,跪着这个帝国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和这个帝国最有权利的大臣。

    奚九凤跪在地上,早已失去了平时皇后应有的雍容庄重,泪水不断的从那美艳的脸庞滑落,时不时回头看向大殿门口。她性格向来沈稳,当给公孙铭生下公孙语涵和公孙语卓一对儿女,夫妻更是相敬如宾,可今天她承受了从没有过的雷霆之怒,但是她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只想着一对儿女立时可以出现在她的面前。

    伯梦琴直直的跪着,面无表情。这些年贵妃的名位一直如噩梦般相伴左右,唯有公孙语默才让她有活着的感觉,曾经的天圣国第一美女,这个帝国至高的贵妃,此时竟如去根的一截枯木。

    “陛下,卫安国与黄景已经去找了,相信不久必会有消息,请陛下和皇后贵妃莫要担心过甚。”

    下面一位紫袍玉带,面貌清奇的老者跪拜着向公孙铭道。

    公孙铭神色一缓,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些道:“相国起来吧,来人赐坐。”

    又看了眼皇后和贵妃道:“你们也起来吧!”

    随后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是我平日里太娇纵这个丫头了,语卓生性宽厚,语默年纪还小,定是语涵!这次定要给她个教训,否则连规矩都没了!你们两个做母亲的看来平日也是疏于管教,国家刚刚用兵不久,现在本是稳定各地的关键时期,而你们却连几个孩子管教不好。”

    说罢公孙铭重重的哼了一声!

    奚九凤和伯梦琴立刻又跪了下来:“只要皇儿们能平安归来,愿受一切责罚,望陛下保重身体。”

    奚九凤说罢,眼泪又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公孙铭当着丞相吕夫子的面倒也不能再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让二人起来。

    “丞相,风竺国此次来使,我已看过了他们的国书,竟然把边岁提高了二十万两银子,哼哼,难道他们真的以为我天圣国灭不了他的风竺吗?”

    公孙铭一脸的嘲讽,把手中的风竺国书重重的往桌案上一摔。竟话风一转,谈起了国事,而对皇子失踪之事不再理睬。

    吕夫子忙起身,躬身道:“本来这次风竺来的是他们的三王贺兰,本今日就见陛下,微臣待看了他们的国书就把见他们的时间给往后推了推,想请陛下定夺后再见他们。”

    公孙铭道:“丞相处理甚妥,此事你如何看。”

    吕夫子微微迟疑了下,公孙铭却如知道他心中顾忌道:“丞相直言。”

    吕夫子忙道:“其实风竺国也是看我们刚刚休兵养民的时机,才胆敢如此,微臣认为,国家休兵养民的国策不宜变。”

    抬头看了看公孙铭并未有何异色。

    接着道:“但国体之事也非常重要,不用兵但是可陈兵,西边已经无忧,留下些兵马稳定刚得之地,其余的尽可调到东境陈兵风竺边境,风竺想就此占便宜,也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和胆量,如今西境已平,再有修养个七八年,我看我们连边岁都可以省下了。如果他们真是利益熏心,胆敢犯边境,正好就让新组建的铁鹰军和玄甲军轮流练练兵,只要不是大打,于既定国策并无大碍,望陛下定夺。”

    公孙铭满意的看着这个已经年纪快要八十的吕夫子,心下不禁有些感动,这是先皇给他指定的托孤之臣,内政能力极强,十多年来,征服西境十五国公孙铭的功绩,倒是有一半要归于眼前的这个老人。最令公孙铭满意的却是这位先皇的托孤之臣一直谨守臣子本份,对他如对先皇一直小心谨慎。

    “丞相老成谋国,这件事就依你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