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就在李响付款成功的时候,身处第十三基地专门研究所的亚历山大刚刚跨入机要会议室的大门。

    装修单调刻板的会议室里已经有了许多人,多数的是尉官和职业兵,肩上扛着校级肩章的粗略看去连十个都没有。

    他们都在扎堆聊天,从军服来看,有些是隶属新罗马的中央军,有些则来自遥远的殖民地和要塞。

    所谓相逢即缘分,这么好的相聚机会,面对面互换情报也是很正常的。

    亚历山大认识这里的大多数人,毕竟参加联网联席会议也是他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此外,就连和助理在白板前交流的教官也是老熟人了。但他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就这么径直走向签到处。当注册机清晰念出他的名字和军衔时,周围噪杂的聊天声就像被利刃切断似的,骤然停止了。

    大概过了半秒,此起彼伏的聊天声再次哄哄起来,亚历山大就这么顺利成为了会议室的一份子。

    “真是老套!真是无聊。”亚历山大心说。在很久以前,他就已习惯了这种场景,不会像刚进入研究所时那么不适。

    最近,亚历山大在外表冷漠的基本策略之外,还学会了在内心腹诽,这让自我尴尬解除起来变得更容易了。

    按照惯例,他随便找了个中不溜的靠边位置坐下,但很快被主讲教官亲自拎到了第一排中间。毕竟他的军衔是上校,在这群人里已经是顶级军衔了,就连主讲教官也不过是个少校罢了。

    仅凭借血统就能达到此等高度,大多数不了解他能力的人都会这么想,甚至连亚历山大本人都懒得否认。

    在相对和平的时代,帝国军里能够在二十岁出头时就肩扛上校军衔的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不带有实质性指挥权而仅以机甲师身份当此军衔的,也就只有亚历山大独一份了。

    就算作战能力再高,驾驶的机甲再先进,机甲师能够达到的普适军衔顶多是个上尉。但是亚历山大这个机甲师,大多数工作时间都龟缩在试验场的地下,偶尔被放置到航路关卡地带,也只负责少少的远程狙击任务。也就是说,阿蒙神和他的驾驶者从来不曾处于真正前线,也从来不曾挂彩受伤过。

    故而,当‘昂贵的机甲瓷娃娃’这个单词被制造出来后,帝国军中也是颇有些赞同者的。就近了说,现在这些坐在同一会议室里的军官中,也有这一单词的拥护者存在。

    清脆的敲击白板声打断室内的噪杂人声,众人各就各位后,身为会议主持人的教官开始了预定的进程。“先生们,女士们,大家注意了,现在我们开始第一条议题。”

    第一条议题是关于第五代机甲插件更新的计划。这次更新版本是由这座基地研究所负责的,其素材来源就是阿蒙神捕捉到的战斗模拟数据,也就是所谓的实验室数据。“这套数据是由采佩西上校的战斗数据为基础筛选整理的,希望诸位在使用这套插件后,能够给予及时的反馈,以方便这里的版本升级和更新。”

    教官话音刚落,众人就小声讨论起来。不出所料的是,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教官阁下,不知道有没有人试用过这套插件?理论上而言,一般的机甲师不会有采佩西上校自身特有的高度机动性才对。所以,会不会不兼容呢?”说话的少校大概四十岁年纪,从衰老度来看,是人类。他身着殖民地军服,刚灰色的衣领上有一道红色滚边和所在殖民地的英文缩写。

    “确实,就算是一般的血族和狼人,也跟不上采佩西上校的数值啊。”这次是一名女上尉,可以看出,她隶属中央部队,“所以我们想知道,有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试运行。”

    教官无意间瞟了眼亚历山大,然后清清嗓子,回答道:“过去半年来,我们按照设计标准选择了一百架各型号前线战斗机甲组进行背靠背试运行,中等故障率已经降至5,重大故障率达到0,严重故障率达到0,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可发布标准。而且这个插件是独立单元,可以随时关闭弃用,不会影响实际作战的。”

    “那么,教官手上的这份报告可靠吗?”那名中年少校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于我们殖民星来说,第五代机甲还是很宝贵的。如果因为这个插件产生计划外损耗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