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木非常清楚,只要紧紧的抱住县令刘知县的大腿,谅他一个小小的总捕头也奈何不了自己。

    刘知县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眼瞅着快到了四十而不惑的年龄,可作为一位恩科及第的普通读书人,其实他的城府并不太深。

    更何况,林木已经看透了他踌躇满志,想要在官途上大展拳脚的心态。所以这才冒着得罪雷捕头的危险,说出自己对案件的看法,进而把这么大的一桩案子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所谓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林木在明朝这里根基浅薄,甚至连靠得住的朋友都没有几个。像他这样的人如果想要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要是没有靠山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林木现在已经选好了这个靠山,那就是这位刘知县。

    大明刚刚建立不久,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朝廷如饥似渴,大力选人用人。只要这次石头坡村的案子告破,那么刘知县就会名声大增,升迁提拔更是指日可待。

    其实刘知县根本不具有现代侦查破案的思维,他所有关于破案的推演也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在实际的案件中压根不起作用。

    可他并不傻,他要有所发展必须有所依靠,那靠谁?

    用现代的话说,是谁给你拉得套,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所以他和刘知县现在其实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双方正互相利用得不亦乐乎。林木也正好借势一跃而起!

    想到这里,林木更加自信:“走,两位哥哥,咱们去石头坡村。”

    到石头坡村后林木大吃一惊,李家正在为李老幺和彩云操办葬礼。

    原来仵作检查完尸体后便按照雷捕头的指示,将尸体还给了李家,并告知他们案件已经破获,尸体无需保存。

    看来雷捕头这是在蓄意破坏物证呀!

    好在尸体并未下葬,林木等三人赶紧叫停葬礼。

    不过,让林木意想不到的是,此举遭到了李家的强烈反对。自古都有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的说法,林木此举在李家看来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在反对的人群中,有一人引起了林木的注意,此人并不姓李,但在整起事件中却跳得最厉害,还有意引起林木与李老幺父母及其他兄弟之间的斗争。

    林木找到李老幺的父母,毕恭毕敬的施礼道:“二位长辈,本捕快并非有意冒犯,实乃公务在身,不得不为之,恳请二位谅解。”

    见二老并不搭理他,林木换了一副强硬的口吻道:“你们也知道与官府作对的下场,这样我们各退一步,你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先检查一下尸体,检查完之后,你们再举行葬礼也不迟。”

    自古都有民不与官斗,见林木话已经说到这份上,李家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停止了葬礼上的唢呐声和哭泣声,退出了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