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金雪活动活动关节,轻松地向着一旁的沙坑走去。

    旁边的队员们见状也都凑了上去,这个年纪的运动员就是喜欢看热闹。

    跳远实际上和起跳初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国外学者三浦望庆、奥森贝格等人研究发现,无论技术再优秀,跳远成绩达到7米至少需要具备95米/秒的助跑速度。

    而一般的跳远的助跑区域都拥有四五十米的距离,按照目前华夏田径队的训练方式,这个距离基本可以达到速度最大值。但金雪不一样,她的最大速度出现在最后小半段,这也就是那位教练十分不看好金雪跳远的原因之一。

    不过,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金雪并不是前半程慢,只是起跑慢。

    金雪40-60米的分段时间为203秒,平均速度为985米/秒,远超大部分女子跳远运动员。即使40-50米速度更慢,也不会低于95米每秒。

    虽然她的跳远技术不像专业运动员那么优秀,但也是够用,毕竟曾经是教练员。

    “五米五是啥概念?女子组算远吗?”

    “不算吧,五米二是二级,好像五米八几是一级。”

    “那差不多相当于我们跳六米八?”

    旁边观看的人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此时的教练却有些后悔了。

    他后悔当时为啥不直接报个更远的,看这架势,金雪像是个狠人。

    “要不这样吧教练。”金雪站在沙坑旁,突然开口:“一级运动员是五米八五,我要是跳到了一级,你就让我带他练十几天,怎么样?”

    金雪指了指一旁的吴旭。

    “好!你要是跳不到,我罚你跑十公里!”教练也是信心大增,一级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金雪背过身去微微一笑,她倒不是为了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是为了拿到实验数据方便写文章。

    只要吴旭能跟自己训练并带出一定成绩,就可以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来发布论文。自己现在已经是江南大学正规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发布论文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挂李海峰的名字。

    而且,吴旭的身体比例也着实出色,经过刚才的观察,他确实是个跳远的好苗子,只是没有人发掘。

    金雪一边想着,一边来到跳板附近。她在沙坑跳板处站立数秒,而后向前慢慢踏步,踏出二十几步后,金雪才停了下来,用旁边的树枝做了一个记号。

    紧接着,金雪重心向后,臀部肌群与大腿肌群猛然发力,瞬间进入直立起跑加速环节!

    跳远的直立起跑相对而言更容易测算步幅,避免小碎步导致的踏板失误。

    蹬蹬蹬——

    金雪的加速虽然不快,但一过半程,速度便骤然提了起来。

    此时的她,步幅比起百米跑时还略微有些扩大,步频则是相对放缓了一些,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整身体节奏。

    没事,她跑得快又如何,不会空中动作肯定跳不远,教练心中嘀咕着。

    虽是这么想,可教练心里还是一紧,金雪此刻已经接近了沙坑,马上就要腾空。

    一脚踏出,金雪大方地让出了二十多厘米的距离,没有去硬凑起跳线,而是直接飞身跃起。

    相当优秀的起跳角度。

    只见金雪起跳腾空后,右腿下落并向后摆动,左腿屈膝前摆,如同脚踏自行车一般,在空中进行着自然的换步动作。

    “走步式腾空!”“是走步式!”教练和吴旭脱口而出。

    教练以为,金雪要么就是完全不会,会的话也只会使用最基础的蹲踞式腾空,没想到竟然直接使用了走步式腾空这一最难技术。

    要知道,世界纪录895米、奥运会记录890米,统统都是用的走步式腾空,这也是上限最高的跳远技术。

    伴随着钉鞋入沙的声音,金雪的身形轻盈落地,随后一个敏捷的侧滚翻上沙坑,拍了拍身上的沙子,金雪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行,技术还没忘。

    一旁站着的教练却不敢说话了,以他多年的经验目测,这次距离远超五米八五,金雪肯定不是一个只练过短跑的运动员。

    只是,她才17岁,百米已经是健将实力,怎么可能有时间去练跳远?

    “教练,去量一下啊!”

    “就是,再不量等会沙子被吹平喽!”

    教练无奈,只得掏出随身携带的卷尺,他让吴旭拉住一头固定在起跳线,自己则拉住卷盘往后走。

    五米,五米五,六米……

    卷尺拉到六米,竟然还没到金雪的落点,教练知道这次自己是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