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国家训练中心田径场。

    这几天的时间里,金雪在于伟力的安排下做着交接棒传递训练。

    交接棒技术分为两种,一种为上挑式,另一种是下压式。在普遍意义的观点上,上挑式技术的交接棒更为可靠,不会破坏自然的手臂摆动动作,也不会影响跑步速度。

    但这也不一定是绝对的,有的人就是下压式顺手,让他们去练上挑式有可能比之前还慢。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需要让运动员修改交接技术。

    随着金雪又一次冲过终点线,于伟力再度查看此次跑动数据。

    “44秒23,嗯,还可以。”

    由于是手记时,所以这次的成绩大概也就是44秒50左右,这是因为换了新的交接棒顺序,大家都不熟练。

    因为前三棒发生了更改,倪小丽主动提出不想练接力,想专心训练200米,于是国家接力队刚好又剩下了三名运动员。

    刚才的排棒是朱娟—陈莎莉—秦汪萍—金雪的顺序,这种算是将宝完全压在最后,一般不是首选的排棒。

    不过在金雪固定第四棒的情况下,一共有着六种排棒顺序,现在时间充足,可以一个个去尝试。

    “好,休息一会,下一次秦汪萍跑第二棒。”于伟力再度指示。

    “教练,我觉得我不太能跑第一棒。”朱娟大口喘着气说道:“我没怎么练过200米,陈莎莉是200专项,秦汪萍也是200副项,她们都比较会弯道。”

    确实是这样,200米运动员更会跑弯道,弯道和直道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即使弯道技术再好,单独跑弯道100米都会比直道100米慢上025秒。

    而假如是个不会跑弯道的运动员,全程没有紧贴跑道切线,且身体掌控也不到位,很容易比直道100米慢05秒以上。

    “那朱娟,这次你跑第二棒。”于伟力提醒道:“第二棒总跑动距离是最长的,大概需要你跑130米。另外,第二棒还要负责两次传递,这些都要注意。”

    “明白!”朱娟自信道。

    此时朱娟主动选择了第二棒,那六种排棒顺序似乎只剩下了两种。

    “对了,金雪,你对排棒顺序怎么看?”

    于伟力期待地看着金雪,他知道这个女孩想法比较多,和别人不太一样。

    “我认为应该让秦姐跑第一棒,她今年的60米成绩达到了7秒32,多次打破7秒40,应该是咱们队里启动速度最快的吧?”金雪熟练地报出秦汪萍的成绩数据,她比国家队大部分教练员都记得更清楚。

    秦汪萍跑第一棒?

    于伟力的潜意识里,还把秦汪萍当成队里最强的选手,因此似乎没把这种情况纳入自己的首选。

    不过仔细想想,秦汪萍第一棒可以完美利用启动加速技术。陈莎莉由于是200专项,处理第三棒弯道的能力也会比副项200的秦汪萍强。

    思来想去,似乎这种排棒顺序是最好的。

    “那好,我们先跑一次试一下。”于伟力也是有些期待。

    经过休整后,四人再度站到自己的启程点处。

    “预备——跑!”于伟力直接站在秦汪萍身后发号施令。

    秦汪萍在听见口令的一瞬间就蹿了出去,她在启动加速方面确实有些心得,且保持速度能力也很优秀。所以说,除了第三棒这种全程高速过弯更适合陈莎莉外,一二四棒都是很适合她的棒次。

    步伐飞快,秦汪萍的速度即使在弯道也没有逊色于平时多少,她很快便接近了朱娟,后者按照自己的经验瞬间起步。

    “接!”秦汪萍的口令响起,朱娟向后看去,右手向后伸出,稳稳地接过秦汪萍递过来的接力棒。

    秦汪萍使用的是下压式交接棒技术,依靠腕关节和肘关节便将接力棒交至朱娟的手掌中,这种手法的优点是交接棒时的产生的惯性较小。

    二人是多年的老队友,她和朱娟的配合已经非常熟练,即使是临时改动棒次,也能够在降速不多的情况下将接力棒传递出去。

    一拿到棒,朱娟立即兴奋起来。直道是她的主场,她的实力其实不比秦汪萍逊色多少。

    即使第二棒拥有130米的纯跑动距离,但她也不至于撑不下去。毕竟虽然平时不跑200米比赛,但练还是要练的,这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速度耐力能力。

    很快地,朱娟已经跑到了直道的末端,马上就要和陈莎莉进行交接。

    出乎于伟力意料的是,预想中磕磕绊绊的交接并没有出现,两人的交接虽然并不是特别完美,但依旧十分流畅。

    于伟力有种预感,这次接力的成绩会达到一个十分惊人的水平。

    陈莎莉的第三棒果然不负众望,她是200米运动员,最高速度不如秦汪萍、朱娟这种百米主项,但保持速度的能力比起二人强上一些,尤其是弯道保持。

    第三棒要跑一个完整的弯道,这就到了陈莎莉发挥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