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嗯?我也要?”吴旭愣了愣神:“他们都认识我,算了,我是吴旭,十九,跳远专项,pb估计是超风速的,现在差不多七米四到七米五。”

    “嗯,你来。”金雪点点头,指向下一位个头较小的女孩。

    这是她在首都体育大学的日常教学方式,如今依然是轻车熟路,一下子就找回了原来的感觉。

    “我叫杨玲,十九岁,只练过100米,200米才刚开始练,100米最快12秒71。”

    这个不错,同为女子百米专项,年龄合适,就是太慢了一点,不过提升空间也大。

    金雪一边听着,一边打量着众人的身体状态。她能从站立姿势看出一个人的运动形态是否出了问题,有没有骨盆前倾、脊柱侧弯这种大的缺陷。

    “我的名字是张文杰,十八岁,也是跳远,中学生运动会最多跳过七米二六。”

    张文杰的个头很高,应该超过一米八五,但是人比较瘦弱,站立时脖子有些前倾。

    ……

    全部问过一遍,金雪也大致了解了几个人的信息。

    只有张文杰、吴旭二人是跳远专项,剩余的两男两女都是短跑专项,且水平全在一级边缘到二级水平,属于那种上不去下不来的实力层次。

    “我都了解了,那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接受我将你们的训练数据整合成学术论文?当然你们名字是不会透露的,只是会把身高体重这些基础数据和一些进阶的训练内容记录下来。”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金雪要确保获得学术授权,在征得被试者的完全同意后才能进行实验研究。

    “没问题。”

    “当然可以,吴旭都跟我们说过了。”

    “那肯定,您放心,吴旭给我们看过您写的那个文章。”

    “好,那从明天开始,按照老时间集合,吴旭你带一下。今天就散了吧,我晚上给你们整理一份文档。”

    众人四散而去,金雪转身刚要走时,却感觉到有人在身后拽住了自己。

    一回头,原来是杨玲。

    “什么事?”

    “那个……我其实不是体育学院的。”杨玲怯生生地说道。

    “这样啊。”金雪一愣,她甚至没马上品味出来这句话的意思。

    “等等,那你是什么专业的?”

    金雪这时才反应过来,女子百米二级的达标线是13秒04,杨玲12秒71的水平只是二级中段,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走体考加文化课进入学校的。

    而她现在说不是体育学院的学生,那就有意思了。

    非体院学生达到二级标准,这个杨玲身上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我是数学系的。”杨玲垂下头,双手交错,而后小声说道:“我对短跑很感兴趣,但是我爸爸不让我选体育专业,他说体育专业没有出路。”

    “那然后呢?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金雪连忙问道。

    “因为我爸爸虽然不支持我报体育专业,但他鼓励我多锻炼身体,所以我在上学的时候也一直在练,也参加过中学生运动会。”杨玲补充道。

    “上了大学以后,我经常跟体科院在同一块地方训练,所以就跟他们认识了。吴旭跟我提到你以后,我就想着,提不提升实力不重要,因为我年纪也大了。我主要是想问问能不能和您一起参与论文写作,我可以提供数学方面的分析,比如运动建模……”

    “好,好!”金雪大喜过望。

    江南大学的学生,高考成绩一定是全省三百名以内。

    而数学系更是江南大学的国家重点专业,不少学生可以为了读数学系放弃首都大学的调剂。

    也就是说,眼前的杨玲,她的数学水平要远远超出她的短跑能力。

    “你现在是大一还是大二?”金雪问道,十九岁的话差不多是刚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