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很快就到了春节。

    金雪趁着放假,也是回家和父母住了几天。自从穿越过后,金雪一直和父母保持着电话联系,他们现在都是四十出头,也都有着自己的事业,不用金雪操心太多。

    放假结束,国家队成员重新聚首。

    陈莎莉的伤势基本恢复完毕,但她的运动状态肯定是无法恢复到03年的巅峰时刻,经过了三四个月的训练真空期,她的百米实力恐怕已经滑落到勉强打开12秒的水平。因此,陈莎莉不会归队,而是留在省内进行休养生息。

    陈莎莉的奥运会资格悬之又悬,就算是金雪,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她不是医生,无法处理已有的伤病。

    还好秦汪萍在和金雪训练的小半年里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没有和前世一样受伤隐退,她的百米成绩依然优秀。

    整个冬训,秦汪萍都在与爆发式起跑这项技术进行着磨合训练。因为她的身体素质正值巅峰,再提升训练强度的话收效甚微,而改进技术是短时间内提升实力的最佳途径。

    目前的国家队里,秦汪萍的爆发式起跑算是掌握最好的一个,根据金雪的目测,已经算是初具火候的水平,成功概率极大。

    而李雪玫、金雪以及赵艺婷,都处在爆发式起跑的摸索期之中。其中金雪和赵艺婷由于身体素质未开发完全,即使学会也无法全力爆发。

    李雪玫则是因为受伤后的关节问题,让她对身体的掌控程度不及往日。

    总之,无论如何,国家队的四位百米选手都有着一个档次的提升。在冬训结束的测试里,每个人都超额完成预先下达的数据指标,这也让牛局长十分高兴。

    按照于伟力提供的冬训数据,国家队打破a标已经是十拿九稳,多人达a标的概率也非常之大。只要达到a标,基本就意味着起码能通过第一轮,运气好点就能通过复赛,闯入半决赛。

    可惜的是,金雪暂时没有办法经常接触男队,而且就算能够经常接触,男队那边的管理也十分严格。

    就算自己有帮助陈健更进一步的能力,以金雪目前的地位,也是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男队那边基本不会有人信任她。

    不过这倒也不能怪他们,毕竟男子运动员和女子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与强度都存在巨大差异,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会随便接纳一个“外行”的意见,尤其是这个“外行”还格外年轻。

    这天,晚上九点,结束了一天训练的金雪正躺在沙发上休息,一阵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拿起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你好?你是金雪吗?”电话那头是一位外国女子的声音,她操着一口并不标准的英语腔调。

    “是的,请问你有什么事吗?”金雪用英文回答道。

    “wow,真是抱歉,金雪,你去年给我投过一篇文章是吧。”这声音带着些许歉意:“我去年年底正好换了个人邮箱,没有第一时间看到你的消息。你是李先生的学生?”

    这应该就是那位菲丽丝罗德,投稿已经三个月了,金雪一直没有收到回复。她一度以为自己的文章没有过初审,还自我怀疑了一小会。

    没想到,原来是对面换了个人邮箱。

    “是的,我是他的学生,菲丽丝女士您好。”金雪礼貌地问候。

    “你也好,还好你投的这篇文章是直接发给我的。我们的体育版块编辑部去年刚好进行了重组,如果你那个时候直接发给编辑,会来到医学编辑部手上。”

    菲丽丝罗德并非唯一创刊人,她是联合欧洲的数名学者一同创办的《欧洲应用生理学杂志》。她负责运动训练版块的终审和出版工作,除此之外,杂志上还有临床医学、军事运动学等多个版块内容。

    “金雪,你提交的这份文章我看过了。我们的确很缺少黄种人的研究数据,不过我想问问你,能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加强大的运动员的研究报告?”菲丽丝停了停,又说道:“我想你的这篇文章可以发到我们的子刊,虽然它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毕竟运动员等级太低,只能在子刊上发表。”

    “没问题的,谢谢菲利斯女士。我暂时还没有更加丰富的数据,如果得到这些运动员的研究报告,我会再和你联系。”

    这早就在金雪的计划之中,第一篇文章本来就应该投子刊。本科生投顶级核心期刊的子刊虽然难得,但并不算奇怪。

    而《欧洲应用生理学杂志》以及其他顶级核心期刊的正刊,在前世里即使是金雪也难以做到单人投稿,只有联合研究的大项目才能在上面发表。

    虽然有着重生的信息差,使得金雪能够轻易地凭借自己脑海中的先进理论达成任意刊物的正刊标准,但现在的身份明显不适合。

    “那好的,谢谢你的支持。”电话那头的菲丽丝语气突然变得奇怪:“对了李先生他最近还好吗?”

    “啊?他很好,在我的学校教英语。”

    “谢谢你,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