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要建千机阁,最重要的便是‘钱’跟‘人’,这两样咱们应该都不缺。这些年,咱们跟着殿下投了不少生意,上至钱庄、下至妓馆,甚至连漕运海贸咱们也有涉及,赚的银子虽然没有殿下那么多,也不在少数了。这样,我和华斌逸洲每人各出五万两,当做千机阁的起始资金。”

    姚嘉琅说完,见薛卫二人在出资上都没有异议,便继续道:“至于人,就更不缺了,这些年殿下暗中资助的善堂不知养大了多少孤儿,还有咱们经营的那些产业里,也有不少得用的人手,只要合理调配,应当是够了。殿下,您觉得呢?”

    纪煊听完却摇了摇头:“不、还远远不够。千机阁的探子,不但要够忠心,还要有一定的身手,而且,派到不同地方的探子该有不同的技能,譬如警惕性观察力甚至过目不忘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培养的。”

    薛卫姚三人闻言俱是点了点头,姚嘉琅当即财大气粗道:“培养人才就得花更多的钱,这样,我多出十万两。”

    卫逸洲则开口道:“我可以负责挑好苗子训练他们的身手。”

    薛华斌见这两人都这般积极,自然也不甘落后:“我负责打通各个关节,把培养出来的探子送到咱们想送的地方去。”

    纪煊见这三人不遗余力地帮他,想起前世三人都义无反顾地跟着他上战场,薛华斌为他断了一只胳膊,卫逸洲为他瞎了一只眼睛,姚嘉琅因为水土不服险些丧命,却坚持留在军营给他做军师,有这样三个能托付后背的好朋友,他何其幸运!

    重活一世,他不会再为一己之私让他们上战场涉险。

    他之所以决定组建千机阁,除了为阿堇为皇兄,其实也是为了他们。前世直到上战场,他才知道他这几个纨绔朋友其实是想做一番事业的。

    战场上太过凶险,这一世,他要带着他们换一种方式做一番事业。

    纪煊于是先看向姚嘉琅:“千机阁要长期发展,哪儿能光靠你一个人多出银子?不过,眼下有一桩极赚钱的生意,嘉琅,你可感兴趣?”

    “什么生意?”姚嘉琅很好奇。

    纪煊回想了下前世生丝价格大涨的事,说:“听闻今年生丝减产,湖州当地的商人准备联合苏杭两地的生丝大户,大量囤积生丝,意图抬高生丝价格。你带两船生丝过去,低价卖给去湖州进生丝的外地商人,将生丝价格压下来,等当地囤积生丝的大户坐不住了,再从他们手中低价收购。”

    “可这样一来,不就亏了?且低价收购的生丝若砸在手里怎么办?”卫逸洲不解道。

    薛华斌和姚嘉琅二人闻言皆笑着摇了摇头,卫逸洲成日里钻研武艺,在生意之道上,却是没啥天赋,往日里不过跟着他们盲赚银子罢了。

    “卫兄过虑了,只要我再找人假扮外地商人高价收购生丝,那些当地商户自然后悔莫及,到那时,我再把低价收购来的生丝高价卖回去,这一进一出的,收益想必极为可观。只要做成这一回,咱们千机阁起码两年内都不差银子使了。”姚嘉琅说着眼冒精光,恨不能立马回去收购一大批生丝赶往湖州去。

    卫逸洲听他这么一说,才想明白关窍,一时有些懊恼,论脑子他是远远比不过薛姚二人,怕是帮不上豫王什么忙了。

    纪煊此时却看向卫逸洲:“逸洲,有一桩事恐怕不得不让你走一趟。”

    卫逸洲闻言立马精神了:“何事?”

    “听闻鄯州上个月突发雪灾,鄯州去年收成不好,当地刺史倪建又多加苛税,百姓们本就食不果腹,雪灾发生后,更是居无蔽所,倪健非但瞒报雪灾,还迟迟不肯开仓放粮,甚至勾结当地粮商,将官粮高价卖给百姓,如今许多百姓都买不起粮,怕是再过些日子,就要饿殍遍野了。”纪煊沉声道。

    “什么?”卫逸洲大惊:“这等大事怎么京城里没有半点风声?”

    “消息还没传到京城,我也是偶然得知。”纪煊解释。前世消息传到京城时,鄯州不但饿殍遍野,还发生了许多诸如易子而食的残忍事件。

    “那咱们还不快些禀报圣上!”卫逸洲着急道。

    薛华斌虽不知纪煊是从何得来的消息,却也知道,这消息并非正规来源,豫王身份又敏感,绝不能由他们禀报给圣上,便开口阻拦道:“不可,此事干系重大,就算要捅出来,也不该是由咱们捅出来,更不能直接禀报圣上。”

    “那咱们就眼睁睁地看着鄯州百姓受苦吗?”卫逸洲怒道。

    薛华斌见卫逸洲这个死脑筋想不明白,正要再劝,就见纪煊开口了。

    “即便我们现在就禀报圣上,等朝廷开完议会从各地调集好赈灾粮也要耽误许多天,且等赈灾粮送到鄯州,怕也层层盘剥剩不下多少了。为今之计,咱们只能先在京城周边收购些粮食,送到鄯州去,暂解燃眉之急。”纪煊眉眼冷肃道。

    “可要想不惊动京城,咱们怕是收购不了多少粮食,即便送到了鄯州,怕也无济于事啊。”卫逸洲提出质疑。

    “这就是我想让你走一趟的原因,你认识不少江湖朋友,必要时,可以开仓放粮!”

    几人见豫王说到‘开仓放粮’这四个字时眸中利芒一闪而过,便都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