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见了吧,一根筷子,轻轻的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杨子千想起了那首歌,心里暗自好笑,表面却又一本正经。

    "我们,是亲亲的兄弟姐妹,如果,一个人,就像这根筷子,命运,就会被人所左右;但是,当我们兄弟姐妹,就是大哥二哥三哥我和五妹,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共同努力,什么事就都难不到我们了。"杨子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正式开讲"所以,三哥,从现在开始,你学了什么,都要一点一点的教给大哥和二哥,我们都要学,只有学习识字,我们才能长见识,这个家,才有可能不再挨饿受冻!"

    想着未来的日子,一家人齐心脱贫致富,奔小康,杨子千信心满满,小脸通红。

    想着能不挨饿受冻,兄弟三人也是一阵精神抖擞,眼睛,散发着狼一样的绿光。

    "好,我教!"

    "好,我学!"

    异口同声,兄弟三人郑重承诺!

    多年以后,杨氏三兄弟看着眼前的辉煌,回忆着这不平凡的一切来之不易。想当初,三个懵懂无知的农家少年的改变都是从这一晚开始,甚是感叹。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要说变化,杨大年夫妇更能深切体会。

    杨子木下地劳作时,不再是单纯的下苦力,埋头做工。

    "爹,这栽秧打谷的时节是怎么掌握的?"

    "爹,这翻土深浅有什么讲究?"

    "爹,这初步施肥和追肥间隔多长时间,地里的庄稼长势上怎么辨别好坏?"

    一句一句的,都问在了点子上,深得杨大年的喜爱。这大儿子,脑袋不是个木的,做事爱动脑,用心做事,以后,就会是一个庄稼上的好把式。

    "这孩子,都多大的人了,还学着老三老四在地上写写画画的?"挖地半晌午时,停下休息时,杨大年看坐在锄把上的杨子木侧身在新翻的泥土上用树枝不停的写着什么,摇头感叹,心性还是一个孩子的脾气,也贪玩来着。

    话说,像东家的孩子,一样大,此时,还坐在学堂里跟着夫子念书呢。人比人,得气死人,自己没本事让他们上学堂,也是趁这休息的当口玩玩,就随了他们去吧。

    "爹。"杨子木红着脸解释,"我在学写字。"

    "写字?"杨大年大佬粗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也就只画得下自家的名字,佃东家田的契约书,都是大哥的表叔念给他们兄弟二人听了,然后给鬼画桃符的写下自己的那个大名,按上自己的大拇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