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爹,我们先垒起,过两天,泥干些了,再下种!"杨子千建议道。

    这是必然的,老庄稼,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这杨老二家,吃饱了撑了是吧,没事一家人都在田里玩泥呢?"冯家老太婆观察了一下午,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摇头骂道。

    "咦,杨老二,带着他那几个娃娃搞什么名堂?"

    "不知道呢,把冬水田的水全放干了,明年做秧田咋整,去河里挑水?"

    "就是,这是搞什么名堂,做秧田时,可不能让他偷了咱田里的水去了!"

    "嗯,他那几块田都放干了,还垒这么高的坎,一行行的,明年栽秧子可不像现在种小麦,没水咋行呢?"

    说归说,但,也没有人来劝。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稀罕,看看别家的戏,也是一种消遣方式不是。人生一辈子,图个什么,不就是吃得饱,穿得暖,再有就是看看四邻家的乐子,笑一笑,十年少,娱乐娱乐。

    在各种研究的目光中,父子几人把几块田都整理出来了。

    最先整理出来的,泥土已经发硬了,可以下种了。

    大清早,一家人就下种,施肥。

    等有心人跑去看时,杨老二,居然在冬水田里种小麦,他是穷疯了吧!

    也是,几张嘴,年年收成不好,佃的地又只有那么一点点,想多种地多收粮食的愿望是美好的。可惜啊,现实却是残酷的,杨老二啊,有你哭的在后面呢。到时,一场雨,就得把你几天的劳动冲成灰;再有,明年,栽秧子时,看你上哪儿去引水。你周围的几家人,都打好了主意,到时不准你去他家引水的。这好好的田,被你折腾成土,土,你又怎么栽秧子。看着多精明的人,怎么就做下了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呢。

    摇头,叹息,唉,人啊,穷慌了,就没个主意和章法了。

    可惜,可惜,杨大富也是,就这么一个兄弟,都不知道帮衬帮衬。看看,这一家人,都做出些什么事来了。

    "爹,麦子种完了,我们随时注意着田里的排水情况。"杨子千为自己的小聪明狠狠的得意了一把。想不通的是,自己家都这样种了,为什么看的人多,却没有一家人来效仿呢。像那个穷得和自家一样的王三,这次也只是站在田坎上问了几句,然后默默的回家了。想必是自家还没成功,大家都处于观望状态中吧。其实,机会,就在眼前,能不能改变命运,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握住机会。

    不懂庄稼的杨子千不知道,自己这一次改革,无形中,为明年埋下了隐患,别人,都在等着看她家的好戏呢。

    杨大年也曾经考虑过引水的问题。现在的他,早已是走一步算一步的程度了。能收小麦就先种下吧,至于明年,大不了,自己去河里挑水来种。河里水,不至于就没了吧!

    不得不说,杨大年的决心,下得够大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