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在大伯和冯大婶的面上,这两家人,可以一家借用一天。总不能让那些帮忙的人家空等许多天吧!"杨子千分析道,就算这样,估计,那两号人物,多半都还有闲话。

    "行,能用一天都不错了!"本以为没有希望,被老太太逼着来借,月娘却爽快的答应借用一天,这就是大恩了!冯大婶高兴不已。

    "我就知道,那杨老二,就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冯老太婆听说只能用一天,就咧嘴大骂。在灶房里忙碌的冯大婶听得眉头皱起都能夹死一只苍蝇。难怪,她一直觉得有那东西一直在耳朵边嗡嗡的叫呢,这老太太,越来越不知好歹了!

    不知好歹的,还有王花儿。

    这冯家老太太和王花儿,合起就是一头,分开就是一挑,半斤八两,分毫不差。

    "我早告诉过你,你家老二,就是一只黄眼狗,如何,还是不卖你这个大哥的帐,一天,用一天就能打完谷子?他以为像他家啊,大家都拍马屁去帮忙,三两天的就打完了?"王花儿骂人,除了主角外,总爱捎带上群众演员。那些帮忙的人家,何其无辜,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好了,你不要这样说了。人家帮忙,是人家的人情!"杨大富对自家婆娘口无遮拦也是恼火。有本事,有本事你也让大家来拍你的马屁呀!

    人做事,就这样,谁人人前不说人,谁人人后无人说。

    当王花儿和冯老太婆的那些经典语录传到月娘耳朵里时,她是有些气恼。不过,听人劝,得一半,自家闺女劝道,"只要我们行得端,走得正,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怎么说由她去吧。"于是,月娘也就宽心不少。

    杨子千信奉的一句话是:穿他人的鞋,走自己的路!平白无故的被人左右,那才是蠢蛋一个。

    交了租子,连带着沙田里收的几箩谷子,比起前几年,也算是收获不小了。

    "丫头,你那芋子,什么时候挖?"杨大年此时,还是有点心疼了,要是没种芋子,谷子都可以多收几挑了。他把以往收沙的痛,全抛到了脑后。

    "这会儿也是可以挖了,不过,再等等,我们修好茅房再去挖!"杨子千计划,修茅屋,得挖粪坑,家里现在有点余粮了,没有粮仓,地窖得有一个。

    有了种小麦被外泄的教训,杨子千多了一个心眼,在芋子没赚到钱之前,她不想让这东西暴露在世人眼前。

    悄悄的挖了回家,收藏在地窖里,一可以保存;二,也能遮掩秘密!

    "哪有打两个粪坑的?"杨大年被女儿的要求雷焦了。这孩子,要求真多。家里的旱厕,四丫头说做一个小盆大的坑,这样使用起来干净。这主意倒好。可这会儿,却要求茅房里,隔开一些,位置高的地方,也要打一个坑,要打两个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