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章

    末宸的家乡,是一个典型又很不典型的农村。

    这让她的整个人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等她长大之后,才发现,自己和自己处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

    这甚至,成了他们这个地方同一代小孩共同的特征。

    说它典型,是因为和所有的农村一样,它封闭,贫穷,充满了封建和愚昧。

    说它不典型是因为,在末宸九岁那年,这里开出了金矿。

    后来的人可能听说过什么煤老板拆迁户,把他们树为暴发户的典型。

    实际上他们的暴发程度,根本不能和金老板相提并论。

    打个简单的比方,煤矿就算很火爆,但开采出了煤矿,不论如何总要先卖出去才能得到钱。

    但金矿不是呀,黄金本身就是货币,从金坑里面挖出来,马上就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有它的地方,要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疯狂得多得多。

    末宸并不是一个早熟的孩子,相对而言,她是那种被评价不太机灵的类型。

    十岁之前,她都很懵懂,十岁之后,对身边的一切也只是全盘接受,并没有能力去分辨和观察。

    这导致她成年以后,才开始正式学习适应社会,以及正常社会的普遍规则。

    这当然不全是她得错,黄金的开采,火速将一个地区的经济带了起来。

    离末宸家最近的小镇,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有个别称叫做‘小上海’。

    之所以没叫小香港,还是本地人瞧不起香港那么一快边角料地方。

    天知道如果上海是一座有意识的城市,在听说一个小小的内陆乡镇,都敢灌上自己的大名后,该是怎么哭笑不得得的场景。但事实是,那些年‘小上海’的物价,远超上海,直逼香港。

    这导致末宸在离开家乡之后,很多年来,对金钱的概念,就是混乱的。

    她对金钱的认知与社会格格不入,大学期间总是被人耻笑。因为她明明来自农村,家里一贫如洗,却又时常装出一副暴发户的样子,吹牛不打草稿,开口就是成百万上千万,低于十万不算钱。

    偏偏对此末宸无法辩解,于是被起了乡镇贵公主的外号,被所有人孤立。

    黄金的开发,制造出了一个巨大而扭曲的怪物。

    它是那样廉价,遍地都是。伸脚踩一下,从指缝里晃一晃,都能晃出小半两。

    它又是那样奢靡,如同绞肉机一般,日以继夜地,吞噬着血肉和人命。

    短短不过十数年,它便毁了当地三代人。在末宸上初中以后,所在的学校里,时常空堂。

    甚至连续好几年,高三凑不出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

    当赚钱容易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上学都是浪费时间。

    但与此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没有金矿的发现,她的家乡大概永远永远,都会保持那副贫穷落后的样子。

    农忙的时候劳作,为了水源打群架。

    农闲的时候挨饿,为了猪草打群架。

    一个最切身相关的事是,如果不是本地挖出金矿,像她这样的孩子,基本没有可能考大学。

    当然,这一点也很矛盾,因为就事实而言,金矿的开发,反而让本地上学的孩子变少了,却不再是因为没钱的原因。

    总而言之,像末宸这样的普通人,她改变不了现实,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着机会,努力改善一下自己的家庭。

    前世,因为她家里要拆房子,所以便照着本地的规矩,请了村里人来帮忙。

    但本地的孩子,从小到大野惯了,自己没有安全意识,长辈也不放在心上。

    所以在揭瓦的时候,邻居家的一个小孩,一不小心从房顶上摔了一下来。

    农村的老房子,是那种两层楼,加上房梁再盖瓦的木头房子。

    从房顶到地基,大概有六七米,偏偏房子的后面,又有一道大坎子。这一加起来,十米有余了。

    小男孩被摔得当场头破血流,送到医院,差点儿抢救不回来。

    这下末宸家里就老火了。

    即便当时男孩的父母都在身边,末宸的爸爸妈妈忙着在家里准备饭菜根本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也是因为给她家帮忙而起,自然需要他们负责。

    末宸家本就不富裕。

    前年为了修新房子,跟一个表亲借了钱。

    对方表示可以慢慢还,却没有想到,借钱的那个长辈,去年冬天因为一场感冒,就突然去世了。

    长辈去世之后,当家的变成了对方的儿子和媳妇,这账,当然要立马算起来。

    她爸爸妈妈都是比较好强的人,被追上门来要账,本来就很丢脸了,便想着赶紧想办法把钱还上。

    于是拆掉旧房子,把瓦片木材什么的折旧贱卖,多少还能换点钱。除此之外,拆了老房子,地基开出来,正好还能多种半亩地,种了蔬菜去卖,总能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