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末宸放学回到家,妈妈果然还没有回来。

    她在台子上站了一会儿,才把要干的活儿捋清楚。首先生火烧一壶水,把米煮半拉熟,再拌一些玉米糁和在一起放在竹筛里。

    火就能撤了,只留下一点小火和柴炭,隔上水,把饭蒸上。让弟弟在家看火喂猪,自己背上背篼去坡上割猪草。

    下午的时间是很短的,不等末宸把背篼割满天就黑了。

    她趁着夜色尚未完全降临赶紧回家,果然和妈妈前后脚到。

    确认过猪已经喂了之后,末宸便倒了热水让妈妈洗脸。

    这个过程中,他们是没有说话的。

    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说话,而是大部分时间,作为家庭最主要的劳动力,爸爸妈妈都很劳累。

    人累极了时是连嘴巴都懒得动一下的,更不用说浪费心思和人聊天了。

    末宸同样也不太想说话,只有拿着废旧作业本折纸牌的弟弟精力旺盛,一个人自娱自乐地自己和自己对阵。

    等他们洗完了手和脸,各自灌了一瓢冷水喝下,在台子上坐了一会儿,这才有了精神说话。

    “煮饭了吗?”

    “煮了,蒸的米饭。”末宸一边说,一边去拿碗盛饭。弟弟听见吃饭了,把牌一扔,去拿筷子捞泡菜。

    妈妈听见她说蒸了米饭,念叨一句米快没了,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泡菜是很酸的,因为材料有限,也为了方便,所以一做就是一大坛,够吃大半个月。

    末宸不喜欢吃酸,不过她不喜欢吃酸的这件事,还是在她们家开始开饭馆之后才知道的。

    因为在那之前,家里吃的最多的就是泡菜酸菜以及各种腌菜。

    炒菜的当然不是不炒,但基本上不太常做。

    一来节省时间,不必生活烧锅,二来节省食油,以及各种调料。

    好在再过几个月就好了,末宸想到这里,都忍不住自嘲,心道若是前世的记忆虚假,拆迁和金矿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自己改善生活的指望落空,那可真就完球了,她得从躺赢剧本改换成苦逼文学了。

    要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反而还不会有这种感觉。

    相比起自己,妈妈和弟弟就吃得很香了。

    末宸看着妈妈手上被茅草割开的,还带着血迹的裂痕,想了想说道:“妈,明天你还要去开荒么?”

    “废话。”

    “我和你一起去吧。”

    想要说服她不去开荒肯定是不行的,在她生活的环境当中,就没有听小孩子的话的道理。

    末宸当然知道自己没有什么体力,但拿镰刀割割草还是可以的。

    谁知她话刚说出口,就被她妈一眼横了过来:“你说什么屁话?好好的学不上,跟我去开荒?你还有没有事情干了?”

    “不是,我就是觉得学校里的课都太简单了,我成天在学校里待着浪费时间,还不如帮你去割茅草,等考试的时候再回去考试就好了。”

    听她这么说,她妈的脸色才总算好了一点,却依然嗤笑道:“你吹什么牛皮?学校里的课简单你怎么不考全校第一?拿个全班第一就把你给得意的不行了?”

    末宸:“……”

    “行了,快吃饭,吃完了去上头,还要帮你奶奶剥胡豆。”

    末宸深吸一口气,赶紧加速吃饭。

    洗碗是末宸的活儿,等她洗完了,三人又抹黑往奶奶家走。

    好在奶奶家不远,几上几道坎子就到了。

    奶奶家囤了上千斤胡豆,要全部把壳儿剥了拿去卖,这是一个大工程,不累,却很细碎。所以不算个正经活儿,只能每天忙完了,刁着晚上的时间剥。

    如此一起来,孩子生多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只等爷爷一声令下,所有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就都得过来给干活。

    跟绝大多数人以为的不用,在都家村这个地方,分家并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分家的时候老人跟某个儿子。

    在他们这里,分家是老人把所有成年的儿子都分出去的。

    也就是说,末宸的爷爷奶奶算一家,大伯和大伯母他们算一家,自己一家。年纪最小的姑姑因为还没有结婚,所以并没有被分出去,依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介于两个老人都处于半丧事劳动力,却又没有完全丧事劳动力的状态,而身体娇弱的小姑同样也不算个全劳力。是以他们平常自己生活,但忙不过来的时候,会叫儿子们来帮忙。

    因为要干活,所以院坝里烧起了火把,把院坝照得透亮。

    看见他们过来,奶奶便马上招呼:“快来吃包谷花,给你们留了,快来。”

    “包谷花包谷花,我要吃包谷花。”弟弟一听说有吃的,马上跑了过去。

    堂弟捂着簸箕不愿意松开,注嘴巴里嚷嚷:“霆娃子你又不吃,不给你。”

    “谁说我不吃,我就要吃。”弟弟一听他说不给,马上跑去抢起来。

    兄弟俩你来我往,很快就把吃的忘在了一边,自顾自地在地上打成了一团。

    大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完全不管。

    末宸拿两个凳子,刚坐下就听见大妈在说给房子翻瓦的事,末宸果然就听到了她妈妈从鼻子里哼出来的冷气。

    爷爷和奶奶的房子,和大伯他他们家的房子连在一起,是爸爸他们的婚前房。

    在农村,谁家养了儿子,想要找媳妇的话,肯定是要有房子才行。

    但爷爷的劳力很差,根本没有能力修房子。

    等到大伯和爸爸成年之后,兄弟俩人挣了点钱挖了窑,自己烧了砖瓦盖了房子才结婚。

    也就是说,他们住的这套房子,爸爸有一大半的功劳。

    但分家的时候,新房子被分成了两部分,再加上河坝里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一共三分,让大伯和爸爸两人抓阄,抓到哪个是哪个,剩下的归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