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往年的巫神节总是风和日丽,今天却阴的很,还下着蒙蒙的小雨。

    但是这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祭祀的进行。前殿的祭台下,已经跪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风一吹,冷雨直往人的脖子里灌,极不舒服。可是对神女的虔诚,却让他们依然恭恭敬敬的跪着。

    为首的贵族中年男子正是蜀王,他正目光炯炯的,注视着祭台上的身着朱红祭袍的大司命与少司命。

    少司命盘坐在祭坛中央的法阵内。他双目紧闭,脸上带着一张青铜面具,双手结莲花印。

    古老的祭词如梦呓般,从他口中延绵不绝吐出。法阵上所绘图腾,皆是文狸赤豹一类的走兽。八名巫女分站外围,额上点着的朱砂,对应阵法中的八荒六合,天地万物。

    大司命站在少司命身后,两人背面而对。大司命脸上也带着一张巨大的青铜面具,面具双目突出,嘴巴夸张的向后咧着,看上去不怒自威。大司命一手持着铜铃,一手拿祝器,在阵中跳着傩舞。

    少司命的祭词停止,大司命仍忘情的舞着。

    “铃、铃、铃”三声脆响,每一声都敲击在人心上。大司命昂首向天,将手中的铜铃与祝器一同高高举起,做出祭天的姿势。

    忽然间礼乐声大作,风声大作,雷声大作。

    一道闪电划过阴郁的天空,让在场所有人心里都不由得颤抖、敬畏、恐惧。人们不知是什么东西令他们如此焦躁不安,也许,只是这鬼天气。

    蜀王神色凝重的走上祭台,双手接过大司命呈递上来的祝器高举过头,对着巫山的方向深深地跪拜下去。

    “瑶姬恩泽,山高水长,保艾吾蜀,国祚绵长。”

    大司命洪钟一般的声音响起,一阵招魂鼓如雷声雨点般,接踵而至。与此同时,祭祀场上的众人,也随着蜀王一同东向拜去。

    “保艾吾蜀,国祚绵长。”

    众人齐声高呼,长拜不起,声音回响不绝。

    突然,蜀王听见“啪”的一声轻响。他抬起头来,只见那精铁铸成的祝器竟然裂成了两半!

    蜀王一言不发,紧紧的握住断裂的祝器,手指竟攥的发白,眼神里充满了绝望、担忧。

    “不祥之兆啊,难道是天要亡我蜀国?”

    那一天,所有人都在议论蜀王为何提前结束了祭祀。他在雨中的背影竟是那么的苍老、绝望、力不从心,可是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节日里喜庆的气氛,都被这场冷雨浇灭了。

    ——

    蜀王眉头紧锁,一只手勉强的撑着头,手边的桌子上正放着那断裂成两半的祝器,头发竟已花白了大半。

    傍晚时分,外面的小雨已经停了,一轮红日即将落下。

    外面锣鼓喧天,都城主干道上游人如织,有人指着那红日说真美,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红的夕阳,竟把整个皇宫和半边天空都染红了。

    皇宫中也喜气洋洋。侍女们在欢声笑语中挂起彩灯,厨子们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为晚宴尽心准备每一道菜。

    可是节日的气氛丝毫没有打动蜀王,反而让他看起来更加苍老。

    大司命与少司命站在蜀王的面前,神色凝重,静静地等候着君王的命令。蜀王身边还站着一个腰间佩剑的陌生男子,正是之前所提到的莲城修士赵达。

    “鸾儿找到了吗?”蜀王勉强打起精神,问道。

    少司命回道:“还未找到,听说昨日有人在黑水镇见到过公主。她用头上的金钗换了两张面具,随后便往巫山上去了。”

    蜀王摆了摆手,长叹一声:“唉,这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不过也好,总算是离开了皇宫。让他们继续找吧,找到了就留在当地不要回来。”

    他捏着眉心又问道:“老五何时从三苗回来?”

    大司命回道:“五殿下原本计划十日后归来,可需要老臣发急报催殿下立即赶回?”

    蜀王又摆了摆手:“不必,让他迟些回来吧。”他抬起那双疲惫不堪的眼睛,问道:“你安插在巴国的内线已经有多少天没回报了?”

    大司命:“据上次该送信的时间,已经过了四天。”

    蜀王叹了一口气:“不是好兆头啊。”

    突然,一个侍卫竟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连礼仪都未曾顾得上,“扑通”一声直接跪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