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扑通一声,鸾姝从半空摔下,跌入在那车水马龙的街道中心。

    “哎呦,对不起啊小姑娘。婶子没看到你,撞疼了吧。”

    一位挎着篮子的胖大嫂刚刚经过,一个扭身瞧见鸾姝坐在地上发蒙,连忙将她搀扶起来。

    这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两旁叫卖声不绝于耳,根本没人注意到这里凭空掉下一个大活人来。那位胖大嫂生的膀大腰圆,走路时常磕磕碰碰,便以为是自己撞倒了鸾姝。

    “哦,哦。没事,没事……”

    “唉呀呀,这小姑娘可真俊,瞧着真招人喜欢。”

    胖大嫂笑眯眯的帮鸾姝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又从篮子里折下一枝子素馨花插在她的耳鬓,双手合十:“巫神娘娘保佑,乐神大人保佑。”

    鸾姝也连忙双手合十,回了一礼,目送那胖大嫂转身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相传巫山神女瑶姬质朴天然,常采山间香草野花做装饰,于是蜀地便也流行簪花之礼。尤其是巫神节前夕,就算是陌生人之间,也会互相簪花给予祝福。

    “嘻嘻,好俊的小姑娘。”

    “小姐姐真漂亮……”

    鸾姝穿过那长街,头上早被路人插满了各种鲜花,连怀中都捧的满了。她的注意力完全被节庆盛况吸引,甚至忘记了要询问自己身在何处。不过她想着这里既然信奉瑶姬与乐神,盛行簪花之礼,那便应当还在巴蜀境内。一会儿找到地方官府所在,说明身份让他们送自己回去便是。

    明日便是巫神节,是整个巴蜀最重要的节日。两旁店铺中最热销的都是祭祀用品,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会多少买上一些,用来供奉瑶姬娘娘和乐神长离。

    鸾姝边走边看,最终在一处卖柳木面具的铺子前停了下来。那面具被草绳穿了挂成数排,每一面都绘制的栩栩如生十分精美,是天然的招牌。

    蜀国四处杨柳依依,有些地方甚至用柳树做城邦边界。所以蜀人每逢春季,便用柳枝柳木做些小玩意儿。还有故事流传下来,说古蜀国的第一棵柳树是乐神大人亲手栽下的,谁又知道呢?

    小贩身边围了一群孩子,吵吵嚷嚷的要买面具。鸾姝叫住一个歪带着虎头帽的小男孩,也往他的鬓边簪花一朵,随后蹲下来问道:“小弟弟,这是哪里啊?”

    小男孩歪着头,眨着大大的眼睛瞧了鸾姝好一会儿,才奶声奶气的说道:“这里是黑水镇!”

    黑水镇正在巫山脚下!

    鸾姝听闻又惊又喜,那颗不安分的心又躁动起来。

    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竟来对了地方,可是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安排?那不如……既来之则安之?去巫山上逛逛,碰碰运气?

    她忍不住再次确认道:“真是巫山脚下的黑水镇?”

    “嗯!没错!”男孩用力的点了点头,忽又问道:“姐姐是巫神娘娘吗?”

    鸾姝“嗤”的一笑,拿指头戳了戳男孩软乎乎的小脸蛋:“你可别乱说呀,姐姐哪能是巫神娘娘。”

    那小男孩抹了抹鼻涕,腼腆的冲鸾姝一笑,又指着铺子上的面具,道:“可是姐姐头上也戴满了鲜花啊。”

    鸾姝站起身来,看到孩子指的正是瑶姬的面具。小贩挂出的面具里面,唯有瑶姬那一面用了鲜花作装饰。

    小孩子已经一哄而散,小贩见鸾姝还驻足在原地出神,便取下那张瑶姬面具,笑道:“姑娘眼光真好,一下就相中了咱们这最好的一张面具。”

    说着,他又指了指远处的傩戏台子,道:“这瑶姬娘娘的面具,可是那边傩戏班子定制的款式,我一共就做了两张。一张给了他们用来表演,另外一张本想自己留下,明日祭祀时跳傩舞用。不过姑娘若是实在喜欢,还是可以卖给你的。”

    鸾姝点了点头,又指着旁边一张年轻男子的面具,问道:“那这一面画的是乐神大人?”

    说来也是有些奇怪,蜀地中瑶姬神殿遍地都是,然而乐神之殿却一座都没有。不单如此,乐神的雕塑也没有流传下来。因此那傩戏中乐神的面具五花八门,刻成什么样的都有。不过大家大抵还是会刻成个温俊琴师的模样,所以鸾姝也总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那小贩摸着头,又看看那面具,露出一副憨厚的笑容:“姑娘是不是觉得看着不像啊?”

    鸾姝细细的端详着面具,那模样画得淡漠俊雅,生动传神,更有几分风仙道骨的感觉。于是笑道:“像不像我怎么知道。不过这两张面具我都很喜欢,我都要了。”

    小贩听说鸾姝要买两张,高兴的吆喝了一声“好嘞”,然后熟练的用麻绳将两张面具穿在一起,递给她。鸾姝接过面具别在腰间,将头上一根金钗取下付给小贩,大气的说不用找了。

    那小贩欣喜若狂,直接收摊回家了。鸾姝也问好上山的路,又边走边逛了起来。

    小镇上居民早已搭好祭坛和傩戏的台子,演的都是瑶姬诛杀十二条恶龙,授书大禹治水,还有鲧盗息壤的神话传说。台上舞者均带着面具,表演的惟妙惟俏,引得台下人群爆发出阵阵的喝彩之声。

    鸾姝看着看着,竟也出了神,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变得越来越暗。街道上的灯笼,也都星星点点的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