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到重点的时候,俩女人直接卡那儿了。

    肥姐说道:“啥还得运费”

    “那你寻思呢,这鸡蛋又不会长腿自己走过来。”

    冯姐点头,道:“这话没毛病!你搁哪上货不得运费呀!”

    “我冯姐懂的多!肥姐精打细算,日子准保过的不错!”

    谈到这份上了,两头都别得罪。

    “我给你们算了一下,一家一百斤,合伙找一车拉过来。”

    “运费算你们十五,一家摊七块五,咋样”

    两女人扒拉起手指头。

    吴昊说道:“别扒拉了,就这样,你们这一百斤蛋卖一天,也净剩……”左右看了看,接着压低声音。

    “以现在的价格都净剩四十多,别说明天蛋价还能涨呢!”

    “可我给你这价不涨呀!天天就像涨利息似的,不划算”

    还真挺划算!

    商定之后,吴昊说下午会送货过来,但货款得先付了。

    有冯成在中间,冯姐也不怕吴昊人拿着钱跑了。

    直接掏钱。

    肥姐犹豫了片刻,怕这好处捞不着,也就跟着付了钱。

    二百斤鸡蛋二百块钱,加上运费十五,一共二百一十五块钱。

    吴昊揣好钱,摆摆手就走了。

    看看时间还来的及,去修了一下车链子,然后才去找冯成。

    回去路上,吴昊特意问了问冯成喜欢啥酒。

    “嘿哟兄弟,你咋知道我好这口呢”

    “小麦酒还是五粮液”

    八十年代,这两种酒的价格差不多,都在三四块钱价位上。只不过是有身份的会选择五粮液,而讲实惠的会选小麦酒。自然,冯成也选了小麦酒。

    劲儿大!

    车到泉北镇北十五山脚下,李三子他们已经等在了那里。

    吴昊发现,李三子带的板车队伍扩大了!

    一问才知道,朱军上午让他小舅子媳妇给联系的人到了。

    三个人,都是镇上的,板车也都自家的。

    本来这时候得秋收,掰苞米收豆子的。

    但这三家刚好豆子苞米就在地里卖了。

    说是个黑龙江过来的货主,在泉北镇收了不少粮食。

    还把镇上旧粮库给租下来了,打算囤粮。

    朱军是这么介绍的,但其实吴昊知道这里面的细节。

    仍旧是受某些政策的影响,物价仍处于节节攀升状态。

    这些人低价收了粮食,转手就可以翻倍赚钱。

    当然,这些事跟他们眼前的事情也挨不着。

    此刻拉板车的就成了七个人。

    虽然后来的三个人没有助力设备,但这么短的距离,也算轻松。

    李三子安排他们干活。

    吴昊又爬到冯成大解放副驾驶上。

    “冯哥,你这趟回来再给捎我一次。”

    “你还去县里”

    “对,再去办点事儿!”

    “中!你自己算着时间,到这等着。”

    商定之后,冯成把运费给给结了。

    吴昊便骑着自行车去了东顶子。

    老孟正在院子里打盹,旁边趴着几只猫。

    吴昊一靠近院子,屋后的狗叫声就把老孟吵醒了。

    “孟叔!”

    “嘿哟,小伙子,你咋又来了”

    “我来买鸡蛋,咱谈谈价钱。”

    买鸡蛋谈价钱

    老孟本来睡的迷迷瞪瞪的,一听这话瞬间就清醒了。

    “你真要买呀”

    “那得看您价多少呀孟叔价合理我就多买点。”

    “咋叫合理反正我拉到万兴和露林都八毛一斤!”

    “那我也给你八毛呗。”

    “那不都一个样吗“

    都八毛,卖谁不是卖

    “那可不一样啊孟叔,我这是上门收购!不用你送货。”

    这倒是不错!

    “你能要多些呀”

    “二百斤,您这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