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桂花盛开的时候预计就在中秋前后,时染在心里已经算起了桂花的十七八种吃法。

    桂花蜜糖,拿盛开的桂花晒干,再加上几种糖熬,熬到糖浆粘稠,桂花点缀在其中格外好看。这样的桂花蜜糖不管是拿来配粥还是配点心都格外香味扑鼻。

    拿桂花配上椰奶做椰奶冻,颤颤巍巍的透明奶冻,光是颜值就让人垂涎三尺。

    还有桂花做成的桂花糯米藕,味道别提有多好。

    时染想起来就觉得口水直流。

    等到中秋节前两天,时染的月饼季节正式宣告结束。给自家的员工各自发了几盒月饼,再加上每人一份最先上市的大闸蟹。

    时染也关了店,准备过节。

    玲姐心细,这么几个月下来,发现时染没提过亲戚,也没说起过父母,心里便有了些猜测。

    不过这些话放在嘴上不好说,玲姐干脆的提出邀请。

    “我家里人口多,你来姐家里过节吧。”

    时染心下感动,但还是拒绝。

    阖家团圆的好日子,没道理自己插一脚。

    倒是小梅,不声不响,但等到玲姐和穆飞都走了,她才小声对着时染说道:“小染姐,我中秋可以过来吃饭吗?”

    玲姐这样家里有一大家子的,时染当然不愿意。但换成小梅,时染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可以啊,到时候你带着贾爷爷一块来,咱们一起过中秋。”

    等到了中秋这一天,最令时染没想到的是,来的不光是贾大爷和小梅,王大娘和壮壮也来了。

    王大娘嘴上抱怨:“他爸妈说是要趁着节日出去旅游,说是让我也去,我才不爱去,做飞机坐的脑子嗡嗡的。”

    壮壮迈着小短腿一路跑到时染脚边,抱着时染的腿就开始告状:“奶奶今天给我吃了特别特别难吃的鱼!”

    王大娘两手一摊:“我就说我不会做,他非要吃,吃完了还要说我做的不好。”

    时染忍住笑:“那你先去搬凳子好不好?等下咱们就开饭了,有好吃的大鲤鱼!”

    壮壮当即就给时染表现了一个现场变脸,美滋滋的去搬凳子了。

    今年的月亮格外漂亮,时染在内院的院子中央摆了一张大圆桌,四合院的上空无遮无拦,能一下子看到高悬在空中的明月。

    小梅帮着时染打下手,壮壮搬好了凳子就在一旁逗小二。手里拿着月饼把小二逗的团团转。小二经过这半年好吃好喝的喂,时染还三五不时的给它炖点骨头汤,只把一个小土狗给养的格外结实。

    随着体型增大,小二也似乎格外聪明,在认人这件事上从不失手。

    常来常往的客人和街坊,小二老远瞅见就会摇尾巴,换了个第一次上门的,在外院还好,但凡走进内院就能听见小二汪汪的叫声。

    贾大爷含笑看着这热闹的院子,没一会儿时染就准备好了。

    她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火锅。

    清汤锅是用鸡汤猪骨头吊的奶白色浓汤,上面飘着葱段枸杞。

    麻辣锅则是用十来种辣椒加上糍粑辣椒牛油一块熬煮成的锅底,加上葱姜香料煸炒出香味,放入花椒麻椒提鲜味,红彤彤的半边锅底,看上去就让口舌生津。

    时染另外蒸了一大盘子的大闸蟹,配上一大盘子的鲤鱼焙面。

    人一多,火锅无疑就是可以立刻拉近人跟人之间距离的最好选择。

    热腾腾的锅底,边上放着牛羊肉片,还有炸好的小酥肉,各种素菜丸子,干碟蘸料和芝麻花生酱应有尽有。

    时染还另外做了一些油条和虾滑,琳琅满目的一大桌子,看上去就让人心里丰足。

    羊肉片在清汤锅里打个滚,再在芝麻酱里浸一下,羊肉的鲜香配上芝麻酱的浓厚,让人在嘴里颠倒着呼气,又慌忙把筷子伸向锅里。

    贾爷爷吃得额头冒汗,嘴里还不忘赞叹道:“小染手艺是真的好,这羊肉锅子要是冬天吃,那得多舒服啊!”

    最好是坐在暖呼呼的炕头上,老式铜火锅吃羊肉锅,光是想想就叫人心生向往。

    时染和小梅则是打一开始就冲着红汤锅底去,q弹的虾滑,爽脆的毛肚,鲜嫩的牛肉片,炸好的小酥肉……在红汤锅里上下浮沉,捞出来搭配上蒜蓉油碟,瞬间就被热辣征服。

    小梅吃得满脸通红,斯哈斯哈的把冰镇可乐往嘴里倒。

    时染做的锅底比起外面卖的,香味更胜,但辣味不减。这么一大锅辣汤,光是看着就叫不吃辣的人害怕。

    壮壮把小酥肉往嘴里塞,看向时染和小梅的眼里充满了好奇。

    大有蠢蠢欲动,也想自己来一口的架势。

    王大娘及时制止了他:“别看了,你吃不了。”

    壮壮不服气,怎么了?他可是中班的小朋友了!这个叫火锅的东西,他怎么就吃不了?

    关键时刻,王大娘赶紧把小胖子拽到鲤鱼焙面的面前:“来来,吃鱼。你不是说奶奶今天做的鱼不好吃吗?你看姐姐做的这个鱼,多漂亮!”

    时染做的鱼是鲤鱼焙面,橙红色的炸鱼上,盖着如雪一般的炸好的细丝面,看上去像是给炸鱼盖了一层被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上面的细丝面是什么装饰品。

    王大娘先是尝了一口鱼肉,正值鲤鱼最肥的时节,这个时候的鲤鱼肉格外滑嫩,沾着糖醋汁吃,味道酸酸甜甜,外酥里嫩。

    壮壮光是看就口水直流,把自己的小碗挥舞的格外起劲:“我要吃我要吃!”

    王大娘:“好好好,给你盛,你自己要小心鱼刺。”

    正当这时候,王大娘听见脚下传来一阵急切的叫声,砦泠完全抛弃了自己的高冷范,使劲蹭着王大娘的裤腿。

    王大娘:“哎呦,你也要吃啊。行,我给你也来点。”

    砦泠几乎是毫无形象的就跑去厨房叼了一只碗回来,没办法,今天吃的是火锅,时染怎么也不可能让他上桌的。猫毛飘在火锅里,那还能吃吗?

    王大娘给砦泠分了一大块鱼肉,砦泠当即就把脑袋埋进去,吃得十分起劲。

    王大娘自己也吃了几口鱼肉,然后夹起盖在鱼身上的龙须面,送进嘴里,几乎是瞬间,王大娘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龙须面的蓬松酥脆,本身的微微咸味,搭配上酸甜的酱汁居然意外的契合!

    王大娘顿时把鱼肉忘到了九霄云外,只盯着吃上面的龙须面。

    火锅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吃一会儿歇一会儿,等到时染那头过了火锅的瘾,这边的鲤鱼焙面就只剩下一小半了。

    壮壮小朋友吃的肚皮滚圆,还不甘心的在往嘴里塞小酥肉。

    时染赶忙叫停,拿了拆螃蟹的用具,开始招呼人吃螃蟹。

    王大娘虽然是b市人,但家里这些年条件不错,螃蟹也吃得多,自己给自己开了一个,刚打开就说道:“今年的螃蟹不算肥啊。”

    时染一边灵活的拆螃蟹,一边接道:“没到时候呢,这个时候才八月中,再等一个月才到螃蟹肥的时候。”

    虽然螃蟹不算肥,但时染蒸螃蟹蒸的好,搭配上姜醋汁,王大娘吃的还是蛮开心的。

    时染招呼着有些局促的小梅和贾爷爷吃螃蟹,吃完螃蟹,再一人发一个月饼。

    王大娘是最早一批在时染这里订月饼的人,但再次吃到,还是觉得十分惊艳。

    “小染啊,你说你的手是怎么长的呢,怎么就能什么都会做呢?”

    多少大酒店后厨还分个红案白案,时染小小年纪居然各项都能来两手,实在是让人惊叹。

    等到把所有人都给喂得撑到走不动,时染就把桌子上的火锅和菜都撤下去。

    顺便感叹一下战力惊人,连带小孩也才五个人,不光是把鲤鱼焙面和螃蟹全都吃完了,按照七人份做的火锅也没剩多少。

    时染给每个人都上了一杯菊花茶,各自缓一缓再回家。

    王大娘环顾四周,内院本身就只修了西厢房,另外两边还显得有些破败。但这破败跟刚开始的时候却不太一样,看上去并不让人觉得害怕。

    王大娘:“小染,你准备什么时候把这两间也给修修?”

    这段时日下来,王大娘是明显知道时染的手艺好的,不然也不能在短短时间内就把欠的装修费一下子还清。

    时染心里也一直存着这件事呢,闻言答道:“等到国庆吧,国庆期间就可以开始修了。”

    这阵子卖月饼的钱很是可观,时染用料扎实,又没有花太多钱在包装上,所以赚头也不少。

    算下来修个正房和东厢是肯定够用了。

    时染兴致勃勃跟王大娘规划:“前面的小餐馆不改,后面的正房厢房这块,我准备改建一下做宴会厅。”

    之前陆发就吐槽过,说她这里什么都好,就是不好带客人来。

    摊子小是一回事,关键是不够私密,小餐馆里说个话,周围几桌都能听见。

    而且时染之前做宴会都是带着家当往人家家里去,这也不方便。要是内院能整修出来,到时候就可以在里面隔出来十几个小的宴会厅,不算大的宴会就都能承接了。

    王大娘也觉得不错,但是转而又问起一个关键:“那你住哪里啊?”

    把西厢房让出来,她就没地方住了啊。

    时染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往正房后面一指:“那不是还有后罩房吗?”

    “我看了下,后罩房足足有十来间呢,到时候也修出来。”

    正房和东厢的房梁都是好好的,修起来也不费时间,但是后罩房破败的有点狠,想来也是一个长期的活计。

    时染就打算先修出来一两间先住着,剩下就慢慢修。

    王大娘看她有主意,心里也放下了。

    这么一个小丫头,虽然手艺好,但是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院子里,也不提家里人,想来总是有点可怜。也不知道过节的时候有没有人还念着她。

    同是中秋节,离着b市千里之遥的一座城市,还真的有人提起了时染。

    时染的大伯母郭梅把菜端上桌,没好气的招呼男人吃饭。

    “吃饭了!别在那儿磨磨唧唧的!”

    郭梅恶声恶气的喊了男人一嗓子,又扭身转到卧室门口叫儿子:“小杰,出来吃饭了!”

    时向东看了看桌子上的菜,有点不乐意:“好歹是过节,多少做点像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