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月八日浴佛节这天,因为官家将在辰时进行行像撒花仪式,故而阿宸和珠娘天没亮便过来给我梳妆打扮,自然还是躲不过擦粉。虽然阿灼给我拿来了一盒紫粉,但我想到这粉还没上市,还是暂时先放着,最后还是让珠娘给我用了普通的粉英。

    阿宸和珠娘忙活一个早晨,差点要把屋内的所有装饰品都按在我的脑袋上。我瞧着自己身上的金线缝制的桃红裙襦,头上戴的玛瑙步摇,手上的金制跳脱,这负重,估计走两步路她就得出汗补妆。

    珠娘可能看出自己的嫌弃道:“我知女郎不忍负重,但女郎千万不可换去,这穿戴用度可事关贾家的门面。”

    我也不是孩子,自是不会无理取闹,于是任由阿宸珠娘在自己身上摆弄,期间还分神看了眼身旁的珠娘。许是自己吩咐阿宸嘱托珠娘要打扮好看些,所以珠娘今日穿戴的要比平日要精致,还戴上了平日不曾带过的银制步摇,珠娘本是漂亮,这么一打扮后,更显娇俏。

    西晋初立,泰始二年这年的浴佛节,也是西晋成立来第一个浴佛节,故而官家对其也十分的重视。

    我原以为此时还早,怎知当她乘坐牛车出府时,府外已然是一片生机。洛阳的僧人们在几日前便开始准备浴佛节,环城已然竖起了华色旌旗,来自各地佛寺的佛像一个接连一个在大街上移动着,“出佛像于四门,绕重城而一匝”,僧侣手持艳丽幢幡彩花,他们嘴里念着低沉的佛音,逐渐向外散播,一路上不时会见到有人布施,空气中弥漫着米香,街边升起炊烟,一直缓缓连绵至上空。

    繁多色彩让我目不暇接,等她回过神后往旁侧一瞧,只见到阿宸元玉和几个随从,随行人员中竟少了珠娘的身影。“珠娘去哪了?”我向旁侧的元玉问道。

    元玉道:“方才人流过大,珠娘的步摇不小心掉了,这步摇是珠娘阿母送她的,所以方才匆匆忙忙掉头去寻了。”

    我想起今早看到的那个步摇,珠娘平日里都不曾带过,想来是十分珍惜的。但今日是浴佛节,人流量过大,珠娘一个小女孩单独出行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我便吩咐元玉原路返回,将珠娘安全带回来。

    我随着贾家的队伍到达了皇家的阊阖宫,西晋创国,官家感念臣子,于是特地安排了诸位开国大臣与其一同参与行像仪式,贾家无疑位列其中。宫中陈设的金纸扎花映日而灿烂,旛幢宝盖中半空摇曳如若悬浮在云端,宫内四周插满的旌旗如同林子般密集,信徒所烧的香缓缓而上缭绕不散,低沉绵延梵音似乎震天动地。不远处的戏台上轮番的上演着时兴戏码,喇叭唢呐鼓槌交错重叠。

    在阊阖宫中走了片刻,元玉便将珠娘带回来了,我不见其发间插有步摇,便问道:“找到步摇了吗?”珠娘停顿了一会,而后摇了摇头,我瞧她如此,便抬手在自己的发髻上摸了摸,而后顺了一只金叶步摇下来,递给了珠娘道:“这个给你。”珠娘愣了愣,而后使劲摇摇头,我也懒得废话,直接将步摇插到珠娘的发髻上后便转身向前走去。

    珠娘赶忙跟了上来,压低音量对我说:“女郎我那步摇其实找到了但后来又被人抢了去。”

    “被谁抢了去。”这光天化日还有人抢姑娘的步摇!

    珠娘低下头道:“我也不知,他就直接给抢了,当时附近的人也多,他一下子便找不着了”而后珠娘甩了甩脑袋,应该是想说服自己忘了这事。

    “你不去找吗,那是你阿母给你的。”

    珠娘摇摇头:“这时辰也不早了,那步摇许是与我无缘,抢了便抢了。”

    烈日当空,千余座铜制佛像在数位僧侣的伴随下从宣阳门进入,依次经过阊阖宫,并接受官家的撒花。金花在阳光下炫目多彩,我随着贾充正在皇氏子弟一行人的后面,我站在泱泱人群中向队伍最前排正中间看去,那是官家的位置。官家体形较大,今日身着玄色上衣朱色下裳,一派庄重,额头带些许皱纹,天生一副严肃神情,即使是在这样的节日也是眉头紧锁,似有恼意。

    我向官家身边看去,按理说作为太子的司马衷应该是站在官家的身边,我还真想看看传闻中的愣头青太子司马衷是何许人物。

    看了半天后没果,我便小声问元玉:”太子在哪里?“

    “听闻太子今日会到场,但却不知道为何不在这里,可能是去了别处,很快能过来。”

    我继续问道:“你可知官家左手边那位是?”

    “那是皇后,女郎方才问及的太子便是其所生,皇后身前站着的那个小皇子单字一个柬,也是皇后所出。”

    皇后名为杨艳,看起来三十岁上下,人如其名,面容艳丽,眉间还有一颗朱痣,头戴金胜,双端对称饰有正红扇状羽片,红色的光影映衬在脸上,显得颜色姣好。身穿与官家同色半袖,下裙饰有胭脂色敝膝等繁复饰带,垂髾曳地,微风而过,飘逸如然。

    皇后出生于五大家中的弘农杨氏,这一族的命运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汉初,弘农杨氏的先祖杨硕便依靠军功被封为太史,自此奠定了弘农杨氏的基业,而后却因其曾孙杨毋害之过导致弘农杨氏被剥夺爵位;而后数年光阴,杨氏家族的杨敞杨恽父子因其廉洁正直再次让弘农杨氏在历史舞台崭露头角,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杨恽也因其公正直言的性格结恶无数,最终被处以腰斩;

    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也迎来顶峰时期,自杨敞曾孙杨震到此后四世间,弘农杨氏一族出现“四公”盛世,族中接连四位官至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