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人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山洞,而是把尚青山背到老前辈住处。

    鬼林之中有三户人家,霍氏兄弟是一家,老前辈也算是一家。整个鬼林像个天坑,横竖百十里左右,最狭处也不会少于八十里,四周都是高耸千丈的悬崖绝壁,大家都是莫名其妙的进来的,甚至在进来的地方回头寻找,也根本没有出入的痕迹。当初霍氏兄弟正在森林里追捕一只猎物,追着追着,突然树木有些愰动,三人一阵炫晕,醒过神来时已经在这鬼林之中了。还有刘老先生师徒,三十多年前,当初正在采橘一株药材,突然脚下一滑,滚下山坡人就晕过去了,醒来时已经在这陌生的鬼林之中。更奇怪的是,刘老先生所在的国度大家听都没听过,好像整个鬼林会移动一样。

    唯一和大家不同就是老前辈了,据说当初被仇家逼进来的,这还是尚青山进来后他自己谈起,更巧的是和尚青山还是同一个家族。根据家族记载,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论字排辈,正是比尚青山高四辈的祖爷爷。这更把霍氏兄弟惊讶得不的了。

    尚青山还没来时,三家人联系不多。老前辈和其它两家住山洞不一样,在鬼林中的一个百丈多高的小山上搭了两间小屋。小屋中有一张木“床”,是整个鬼林唯一的“床”了,是老前辈用宝刀劈出来的。

    此时,尚青山正躲在木床上,生死不知。床边端坐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相貌精硕,一手搭在尚青山的脉门上,神情淡然不语。霍氏兄弟站在旁边,焦急忐忑不安,几次张了张口却又不敢出声。能让他们这么老实的只有他们的“老前辈”。

    当初,霍氏兄弟初入鬼林,不了解鬼林中的野兽比外面凶猛,在一次诱猎一头大型野猪时被野猪疯狂反扑,眼看就要被野猪逼得无处可躲时,正好附近经过的老前辈及时飞身过来,一刀把野猪掀翻。自此,霍氏兄弟以为神一样的人物,恭敬的尊称其一声“老前辈”。

    老前辈转过身人,三人急忙问道:“老,老,老前辈,青山怎么样了?”

    老前辈抬头一看,并未回答他们,责备道:“怎么你们都站在这,没人去请刘先生吗?”

    三人一愣,吱唔起来。“这,这,这……”

    “罢了,罢了,小山的情况我也不明白,看似没有了生息,但又好象还活着。”老前辈不忍再责备,知道他们担心青山,不知了点情况不忍离开。

    “你们派一个人去请刘先生吧,刘先生才真正懂岐黄之术,”老前辈吩咐道:“另外再派一人去取些我早年酿的果酒……”

    “在东边瀑布旁边的一个一人高的山洞之中,里面有些泥土封盖的地方。这个要你三小子去才能找到,记得带着刀去,才能挖取出。”话未说完,又顿了顿,继续道:“再留下一人,和我讲讲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老前辈的话还未说完,霍雷便飞快的跑了出去,正是刘先生家的方向。

    刘先生,大名刘相国,正是鬼林第三户人家,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先生。原本是一位教书先生,但因性格固执清高,最后没人愿意聘请,不得已只好转行,因看了几本医书便改行做起岐黄先生来,哪知行医更多忌口,他执扭的性情更加融入不了,但他却痴迷上了,于是转向帮人采药为生。三十多年前,在一次采药途中,带着徒弟小米,“不小心滑入了鬼林之中”。于是在鬼林中过着采树果,挖草根,吃药果的日子。虽然身陷鬼林,但刘先生依旧保持着许多酸腐,在老前辈建立鬼林家族之前,他甚至不怎情愿接受别人的接济,宁愿一边吃草根,一边研究着各种草药自得其乐。

    霍氏兄弟也就因此称他一声“刘老先生”,其实带有嘲讽和尊重的意思都有,但他也无所谓,欣然应承着,反正双方也不怎么对付,慢慢的叫习惯听习惯了也就不觉得了。相互之间不斗上几句,反而少些了乐子。反倒是小米,与霍氏兄弟比较聊得来,大概是年纪相接近的缘由吧。当初进来时,小米和尚青山一样只有十来岁,如今已四十多了,尚青山第一次见到他时,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将来。

    刘老先生的家在一个离地两丈多高的山洞中,洞口正好有块大坡石,正好可供他进出,也防止了野兽胡乱闯入。据说这山洞也正是老前辈刚进鬼林时的居住之所。

    霍雷老远老远就着急喊道:“刘老先生,刘老先生,小米,小米,小米大哥……”

    山洞门口不紧不慢的走出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身着兽皮马褂,喝斥道:“霍家小子,鬼叫什么,小米不在,采药去了。”

    “刘老先生原来在家啊,太好了,快,老前辈有请。”

    刘老先生一愣,恍然道:“老先生有请吗,你稍等一下,我换好衣服就来。”

    拜见老前辈他必定要穿长衫的,这还是他进鬼林时唯一一件留到现在在的长衫,平时都不舍得穿,只有去见老前辈的时候才会特意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