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杨婷离开半个月后,我向郭经理交了辞职单,郭经理让我多干几天,等他招到人后我才可以走。两天后有一个姑娘来应聘,郭经理把她带到我们工作的地方。那姑娘长相普通但特别爱笑,而且很是有礼貌,一见面就笑着打招呼。从王姐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对她的第一印象应该不错。她来了我便可以走了,整个店里的人几乎都是陌生的面孔,离开了一批又一批,来了一批又一批。一些程序后,只和王姐做了个简单的道别,便去宿舍收拾东西。&1t;/p>

    去宿舍的路上我给大姐打了电话,大姐让余哥来接我,其实行李不多,就一个书包。在回家的路上余哥问我为什么不干了,我只说我不想干了太累。其实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很明白,一个月四千多的工资,不是那么容易拿的。主要感觉待在店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心里空唠唠的,再干下毫无意。&1t;/p>

    晚饭时我跟大姐说第二天我就买票回家,大姐让我等两天说跟她们一起回。那两天大姐每天上班下班,余哥那时候也有工作,他们早上一出门,整个房子就只剩我一个人,冷清,无聊。我为了给自己找事做,出去买菜买面,做了一下午终于做出三个人的口粮,一锅的干拌面,吃饭时他们吃的赞不绝口。&1t;/p>

    第三天早上余哥从家里开来一辆紫色的奥迪车,我们三人放了满满的一后备箱东西,便驱车赶往老家。近二十个小时的路,我们中途在旅店歇息了一晚,直到第四天下午六点多到达地方。&1t;/p>

    下车后我直奔家里,一进门就看见父亲刚端着一碗饭从厨房出来,一看见我愣了一下说:“哦,张恒来了,来了就好,赶快吃饭去吧,刚做的浆水面。”我听的鼻子直酸。婆婆从厨房探出头说:“来了啊,赶快把东西放下,过来吃饭。”&1t;/p>

    一年没见父亲他似乎又老了不少,两鬓零散的斑白,一张脸黑黝黝的,脸颊两块被冻的紫,额头几道皱纹更加明显。&1t;/p>

    父亲吃饭从不上饭桌,总是夹一点咸菜一个人到院子里站着吃。母亲在时常常要叫好几次他才会过来勉为其难的坐一起,基本每次吃饭母亲都要唠叨几句。父亲没什么嗜好,不抽烟不喝酒,甚至连茶都不喝。他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吃穿,几块钱能在兜里揣好几个月。他节俭到一双袜子穿一两年,缝缝补补一双袜子上到处是布丁。他自己也练得一手缝补的好手艺,针脚缝的比母亲都好。我也随父亲学,母亲就会骂,说两个大男人不去干男人的活,做女儿家的针线活会没出息的。&1t;/p>

    这个家似乎真的缺少了往日的喧闹与温馨,每个人无声的像陌生人。婆婆家和姥姥家的人各个心怀鬼胎,母亲的离去似乎成为他们之间过不去的一个坎。&1t;/p>

    主房内杂乱不堪,脏衣服扔的到处可见,桌子上一层厚厚的灰尘,炕沿上大理石上也有不少灰尘。我打了一盆清水到处擦洗,婆婆突然进门嘘寒问暖问我这一年的状况,又说明年就是母亲去世三年,三年纸让我不要操心,她会帮衬着父亲和弟弟,教他们该怎么弄。我说明年三年纸我一定回家。几番寒暄过后她从隔壁拿过来母亲生前的那本账本,上面整整写了半本子的账,大概一翻目测共有四万多块钱,其中最多的就是小姨家,基本都是拿货未结的账单。还有大姨家的账单,这件事我知道,当初大姨家修房子四处借钱,当然也借了我们家的一部分。账本上所有亲戚基本都在列,借的钱有多有少。还有一部分是拿货的常客,上面写满了名字。母亲走后家里的生意陷入长期瘫痪,大小事根本靠不住父亲,只能寄托在我身上。婆婆让我拿着账本挨家挨户去要钱,我不同意但是没给她说明缘由,也许在她心里只是以为我不懂事罢了。我不同意是因为院证还在姥姥他们手里,我不能和他们闹的太僵,不然只能靠打官司来解决。还有那些买东西的常客,如今他们身在哪里,我又何从得知。&1t;/p>

    那天我和婆婆聊了很多,她说自己近一年和这几年里的委屈,说弟弟学校里如何如何要钱,说自己忙里忙外为做一口吃的,说压力大到如何如何承受不住,说到后来老泪横流口齿都咬不清。我知道她付出了一些,可他的付出是因为麾下有一台造钱的机器,一个从不知道辛苦甚至一句怨言都没有四处卖力挣钱的人,一个从不计较得失只求温饱的人,一个被她洗脑只知道为她拼命赚钱的人。丧礼时的钱,立柜中的钱,父亲这三年里工程队风吹日晒挣来的钱,都在她自己的腰包里。弟弟学校里只是义务的要钱,在她眼里似乎都要从她身上往下拔毛似的。如果没有父亲这个不懂享受只为别人的人,只有弟弟这个不懂赚钱只知道一味要钱的人,我估计当初她也不会那么好心主动来帮助我们。她帮助我们是因为她有她的目的,当她把帮我们当成对她以后的某种盈利时,这个帮助就已经失去纯真,只剩下交易二字。&1t;/p>

    如果把两家人比做一头狼,姥姥家就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狼,而婆婆家就是一头披着人皮还会惺惺作态的狼,我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只能和他们周旋等待机会。&1t;/p>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山顶,路上买了两瓶二锅头和一些拜祭用品。到山顶后到处可见鸡蛋大小深不见底的盗洞,我十四离家那一年听说山顶那片有村里人挖出过几块直径一米的和田玉,还有一些铜钱酒杯等东西,后来那片山就被政府大规模的挖掘,挖了几年后什么都没有了,可还是有一些不死心的人到处挖,甚至有人从坟上打洞。那些掘人坟墓之人行为可耻到极点,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无所不用其极。我看着梯形荒山之中一片又一片的干枯的黄草,母亲坟上的洞,不知是老鼠打的还是村民弄的,我没带任何工具,只能用手抓土盖。&1t;/p>

    烧香烧纸钱后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扭开二锅头往地上撒一点自己又喝一口,我面对地下的这个人却说不出一句话,只是闷声掉眼泪。这座曾经的靠山崩倒在我眼前,她再也站不起不来了。万事终由命,我认命却不信命,既然这个家已经成这般模样,那我就要用我的方式去解决。初冬的天风吹干的我的泪,我缓缓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下了山。下山后路过看到那座院子的景象时,我心里莫名火起。母亲当初走时已经把那个院子打好了地基,而那围院子的砖不知被谁拿走了,近一面墙都被抽的空空的,到院子里才现就连凹出的地基上的钢筋也被人折断拿走,砖更是破了一地。&1t;/p>

    人就是这样为了一点点的利益,变的毫无底线,山下那块地山高皇帝远的,村里的人更是无法无天,真是应了那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而镇子上的情况也不至于到那般恶虐,家家户户盖起新房至少他们温饱不愁,而他们也同样做着刁民之事。所谓能将心比心那只是自己给自己戴的高帽,到利益面前自私到只为自己,哪里还有往日的那副面孔。&1t;/p>

    我带着无名火到了姥姥家,一进门姥姥就看见姥姥坐在炕头看电视,一看见我很热情的迎接,让我自己去倒水端水果。我开门见山问姥姥知不知道那新院的事情,姥姥直摇头说她也好久没去了。我说了那院子的情况后姥姥直叹气,说如果母亲在的话那院子肯定已经修好了房子,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我这个人对熟人很难做到狠心,一看见姥姥哭我心里也很难受,我再也张不开口说院证的事。&1t;/p>

    晚饭是在一家面馆吃的,离过年还有两月有余,好多朋友都在外地还没回家。我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干什么,直到余哥给我电话时我才想起余哥也在,当时我们就约出来打台球。&1t;/p>

    一次家里只剩下父亲和我,弟弟也出去玩了。当我再次准备给他留钱时,我问父亲当初给的那一千块钱干什么用了,他扭过头半天不说话,我问他是不是给婆婆了,我盯着他看了半天他终于轻微的点了点头。我问他为什么要给,不留着自己用,他低着头又不说话。我真的不敢给了,在武汉大半年也存了一些钱,可我不想用他的手转交给别人,我只想他和弟弟用,我只想他们能过的好一点。&1t;/p>

    过年将近我到集市给家里置办了一些年货,带着弟弟到处试衣服,我让他自己看,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这件事似乎成为了惯例,母亲在时每年过年都要给我们一人买一套衣服,而她和父亲从来都穿着旧的。我给父亲买了一件羽绒服和一套保暖衣,他那破旧的鞋子我也给他换成了一双劳保鞋很是结实。&1t;/p>

    有一次大姨家的儿子无意间告诉我,前段时间大舅把我们家的院证差点抵了,我让他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说当时大舅在县城赌博,下午六点多手头钱输完后便回家来取,然而所有的钱都在大矜子(舅妈)手里。大舅要钱大矜子不给,两人吵闹后大舅打开柜子拿着我们家的院证准备走,大矜子一边阻拦一边给姥姥打电话,正巧好几个亲戚都在姥姥家,其中就有大姨和她儿子。因为姥姥家距离大舅家很近,所以所有人都赶的很及时,当场就在门口堵住了,大舅百口莫辩更加心慌,编不出任何的理由,站在那不说话。姥姥一把夺过院证就骂他,说家里管事的走了你就无法无天了,那院是你妹拼死拼活挣了十几年才买的,忍心拿去赌吗?当初是因为大舅硬要去保管而给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事,院证不敢往他家里放,只能放到了县城小姨家。其实这种东西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安全,谁都会眼红。我告诉大姨家的儿子让他先别声张,这事我会慢慢处理。本来这件事我不想再提,可大舅那一次正好撞在我的枪口上。&1t;/p>

    好多朋友都6续回家,大家都叫着去喝酒,我却提不起精神,心想一直想着这层纸要不要捅破。三十日的时候我上街买对联和母亲的拜祭用品,却碰到了彭老二,他提着几大袋东西,黑黝黝的脸上挂满了笑意。他一看见我就走上前打招呼,放下东西给我掏烟。我一把挡住了他的烟说不抽,他硬是要给推托几次便接住了,他自己也掏出了一根。我现我对这人没那么讨厌了,从那事以后他好像从没有对我有任何的不愉快,一见我就笑的合不拢嘴。几番寒暄过后他让我过年的时候一定去他家拜访,我答应了。我刚过马路就隐约听见有个熟悉的声音叫我,大街上人多噪杂以为听差了没当回事,刚走几步那声音又喊了一声,我转头四处观望,突然看见大舅在马路对面指着我一脸怒色的大喊:“张恒,你站住,把烟扔了。”喊我时我现他一直左右观望马路想冲过来,奈何马路车辆不断他毫无机会。我一看是大舅转头就走,理都不理。他更是气的扯着嗓子喊了好几次我的名字,我一直没有回头。我不想在大街上把事说开,更没那心情。&1t;/p>

    那是我六岁的时候,记得有次母亲说大舅被抓了,我们好多亲戚都聚集在姥姥家商量对策。当时我就坐在门坎上,从他们讨论的内容中可以听出,大舅是被冤枉的。说是有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大舅,他们三人在得手后刚到天水附近就被当场抓获。审讯时其余两人一口咬定大舅是主谋,他们只是协从,奈何大舅有口难辩惹上一身骚。就在那几天听母亲说大舅被判了一年零四个月,关在天水麦积区的监狱里。那段日子姥姥整天以泪洗面,虽然事情瞒了下来,可庄子里的人多少会有口非,姥爷那段日子更是不怎么说话,大矜子更是差一点拧着东西回娘家,还是姥姥劝了下来。小舅为了让姥姥少操点心更是到处托关系找人帮忙,后来大舅减刑到一年零一个月,再加上他在里面做的好,最终减刑到一年。&1t;/p>

    那时候我还小,后来才慢慢知道大舅是因为诈骗罪被判的刑,由于涉案金额不多最终判刑一年零四个月。当时我们县城火车站那边流窜着一群人,那些人迫于生计只能想些歪点子,这群人专门骗刚下火车的人,他们以租房子等为由,把来人用各种借口骗过去,然后在水中放上安眠药,待来人睡熟之际,便进门搜刮钱财等一些贵重物品。听母亲说大舅儿时那会跟我有的一拼,调皮捣蛋,到处打架斗殴,偷别人地里的东西,为此没少挨姥爷的打。所以说他走上那条路怨不得旁人,无论他是不是冤枉的,做就是做了,无关与主谋或者协从。&1t;/p>

    几个月后母亲说大舅从天水转到了县城监狱,姥姥要去看他,本来他们是不带我的,可是拗不过我的百般纠缠,于是很不情愿的带上了我。在临走之前姥姥要买十几张葱油饼,店老板好像从没有遇到这么大的客户量都不够,店老板手法娴熟的又做了一会终于凑够。后来才听母亲说大舅从小就喜欢吃葱油饼,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买着吃一次。那是一个秋天树叶凋零,我随着母亲和姥姥坐着大巴车去往县城。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所谓的监狱,其实就是一座窑厂。我们刚去的时候大门口有个身穿制服的人把我们拦了下来,在母亲说明来由登记后那人才让我们等着。那人打电话后,不一会就看见一个身穿灰旧工作服的人急步走来。来人正是大舅,他满脸胡渣,两眼无神,脸上抹的灰头土脸的,大舅手上还带着一双白线手套,手套正面抹的灰黄,食指和大拇指处破着洞,两根指头露在外面。大舅一看见姥姥顿时眼泪就下来了,“扑腾”一声就跪倒在姥姥面前一直说对不起,姥姥扭过头不住的擦着眼泪,母亲赶忙上去扶起大舅。姥姥扭着头哽咽的说这是你最爱吃的葱油饼,我带了一些你留着吃。大舅接过袋子连手套都没脱就撕下一块往嘴里塞,边塞边说他是真的想吃了,说那里的饭菜没一点油水。大舅每说几句话就要揉揉腰,姥姥注意到这个细节问他原因。大舅说刚进去的时候被打的,说是有个领头的让他给点烟,他刚滑着火柴,周围就有几个人凑过来把火吹灭,点不着就意味着要挨打,几天下来便是这样了,大舅话都没说完姥姥眼泪又下来了。大舅带我们去看了他们睡觉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那是十几个人的大通铺,床上摆放着一床灰黑色的被子和一个小枕头,每张床下都放着一个盆子,里面摆着洗漱用品。他工作的地方便是烧砖,听里面管事的一个说,大舅是里面表现最好的,烧的砖瑕疵品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在里面只待了一个小时左右,姥姥却已经哭了不知多少次,临走的时候还是母亲扶着姥姥出的门。回家后母亲一直用这件事教育我,说让我长大后不要打架斗殴,不然迟早会是大舅这般下场。大舅出狱后更是憔悴不堪,有很长的一段日子没和姥爷说话。大舅有次来我家,坐在炕头就教育我,让我以后一定要听母亲的话,不然进去后里面自然有人用百倍的手段让我服气。我当时一直觉得他太能装,自己是如此还有什么资本去教育别人。&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