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景乐稍稍晃动了手臂,暗自窃喜却不露其表的风潇这才意识到自己仍紧抓着人家的胳膊不放,忙松了手,朝他不好意思地抿嘴一笑,他的目光却赶忙偏了别处去,一声“谢谢”不甚清晰,亏得风潇耳朵好使。

    回了教室,坐定了方铁中高腿凳子,风潇扭着脑袋还算热情地自我介绍:“我叫风潇,以后就是同桌了,日后请多多关照。”

    景乐也不侧脸瞧他,眼睛不眨一下地盯着课本,眼神却是冷冷的、空洞洞的,他稍点了头,嘴里小声说:“嗯。”

    这副摸样,风潇自觉无从与他相处,躯体仿佛裹了层厚重的冰,叫这乍暖还寒的二月更添了几分寒意,须得加衣缓解,亦或是像一条冷血的蛇,只静静待在那儿就能让人心里不舒,想要旋即远离。

    风潇这个人留着一头不长的微分碎发,五官透着绝对的锋芒,皮肉紧致地连着脸骨,使得棱角分明,是张冷漠的脸,却有一颗炙热的心,却又慢热成性,只等着一个社牛主动同他攀谈,没承想,不幸挨了座实打实的冰山,这下,社牛的名号怕是要留给自己担了。

    说白了,他就是个外冷内热的闷骚。

    景乐的座位在教室里墙最末一角,课桌上的书本落得贼高,稍低头便挡了讲台方向的视线,位子临窗,却不是个孤独的位子,多年的老白杨早已拔高数米,赶超了二楼,时不时有几只麻雀扑棱着翅膀子飞来扯着嗓子连唱小曲,也不觉累,这几日最是频繁,皆盼着哪一嗓子叫能遂个得偶愿。

    于此位子,朝来看日出,将暮看夕阳,晴时心可愉,雨时嗅清新,夏日也不惧,有白杨大哥的长枝乱杈照应,风也给足白杨大哥面子,常来那么一丝可安浮躁的轻风,所以,这儿委实是个顶好的位子,不孤独的位子,至少有大自然为他奉上欢愉。

    景乐额前的刘海颓然悬在鼻梁上,碎发遮了眉眼,以为柔软的发丝能掩自己似被人拿尖刀剜剐般□□的内心,叫旁人窥不出他打眼而出的懦弱与恐惧,他从来坚定自己的倔强,至少他没哭,一次都没哭,算作是无声的反抗,以这非但徒劳而且可迎来变本加厉地欺辱的倔强不屑那日日叠加的心灵创伤。

    风潇转念思忖,觉他兴许是还没缓过方才的emo,以为他过会儿便会有所好转,幻想着人类绝不会吝啬热情,假热情叫拍马屁,真热情定是真心,不拘是哪一个,可开口聊几句便好,不至于这般尴尬,于是到了晚自习伊始才问:“他们为什么欺负你?”

    景乐停下了动笔的手,可教室里嘈杂,背书声与欢言声交融着似扩音喇叭般惹人方寸焦躁,不知他嗫嚅着说了些什么,又或许仅是不发声地动了动唇,总之一句没听清。

    风潇曾思考:单从人的表面看,窥不见人的真实,你认为一个人丑得出奇,他灵魂比谁都高尚;你认为一个人长得齐整,他开口拌着狡诈污秽;你认为一个人端庄,他小动作比谁都猥琐;你认为一个人险恶,他背地里所为比谁都善良;你认为一个人孤独,他活得比谁都自在;你认为一个人可怜,他活得比谁都充实;你认为一个人忧郁,他内心比谁都欢愉;你认为一个人笑得没心没肺,他内心已然千疮百孔……可人到底是视觉动物,偏偏觉得眼见为实。

    但他坚决不以表面定为人,表面,一张可掺假可粉饰的皮而已,他想将人心洞察彻底,现时坚信景乐是个有故事的人,好的或坏的,终归是有故事的。

    晚自习下课铃响明示此一天伤神费脑的学习可暂且置之弗论,当然,不免有埋头大战至深夜者,新时代的“学习机器”。

    放学了,景乐着急忙慌地收拾了课本,第一个走出教室,做了第一只出“牢笼”的绵羊,风潇只觉他异常——赶晚班公交?其实他是为了赶船,另外为了躲披着羊皮的灰狼。

    风潇反倒是慢慢悠悠地走出了校门,门卫大爷赏了他轻蔑的一眼,在门卫大爷眼里,这个学校没穿校服的学生统归为不良少年,他厌恶不成器的年轻人,却从未反省自己究竟是窝囊了大半辈子,做得最体面的一份工作便是如今的看校门。

    学校大门前弯曲着一条不宽不窄的马路,名字叫做凌云路,路两旁林立着高低错落的房子,最矮的不过三层,多是些商铺,清一色的鹅黄色墙体,是个有生气、有活力、安浮躁的颜色,像是近日新刷的,不掺杂日子久远的痕迹,很新很新,新到在夜里都亮堂。

    路两旁不见一棵上了年岁的老树,统是一个模子里修剪出的小树,每棵小树都被剥夺了独具一格的权利,人为的规规整整,齐得甚不自然。

    出了学校不拘是往左还是往右,朝前走个五十米都要下一个稍陡的斜坡,沙田区二高便耸立在至高点,搞得每日早晨上学犹如登了次金字塔,却没有登顶时的雀跃。

    沂城不大,是个紧凑的临海小城,人少地小,区与区之间不过二三十分钟的脚程,绕得弯却多,晕车的人还是少坐公交车为好,这里给予人们足够的安宁祥和,平日里几乎听不见车喇叭声,顶多早晨或晚上多些自行车车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