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晚饭果然有刚炖好的鱼汤,陆大人特意吩咐客栈的厨房做的。

    伙计把鱼汤送到了房间里。

    沈瑜一面小口地啜着鲜美的鱼汤,一面把明日的行程安排好。

    秋霜点头,问:“小姐买完药材,什么时候回来?”

    沈瑜估摸了一下时间,她买药材顶多需要一日,陆琢会友也不会时间太长,若是两人一同回来,不过两日左右,但是,如果陆琢有其他要事,她自己提前回来就是了。

    “我尽快,最多两日,不会耽搁太久。”

    秋霜记下,香云一个人守着脂粉铺她也不太放心,而且她提前带着香粉回去,不过一日就能做出几盒口脂来,等沈瑜回来,恰好可以品评她做的新口脂。

    两人又谈论了几句,晚上歇下,一夜无话。

    翌日,日头初升,两辆马车在客栈门口分开。

    孙六驾着马车,载着秋霜先回乐安,而李昭则赶着马车向山阳县行去。

    宽敞的马车里,沈瑜与陆琢在一方小桌案旁相对而坐。

    案上放着雕花小香炉,沈瑜在里面燃了百香镇特产的香料,车内袅袅余香萦绕。

    陆琢在翻看山阳县的县志简介,他细长白皙的手指在山阳县受灾一页中停留片刻后,又翻至山阳县药材介绍一页上。

    沈瑜垂眸看着手中的账册,时不时的拨几下随身携带的小巧算盘,在算未来一月内两家铺子的收支如何。

    陆琢用眼角的余光向对面看去,沈瑜一直在凝神专注地算账,她扇形的长睫微微颤动,白嫩如玉的手指偶尔在账册上轻点几下,丝毫没有注意到对面注视的眼神。

    陆琢收回视线,唇角微微翘起。

    他此行去山阳县,要去见的人是到山阳县巡视的巡史罗桓。

    罗桓是他的好友,朝廷暂派了他巡史的职务,此前山阳县曾经受过河道决堤的水灾,时隔一年,罗桓便是来巡视山阳县灾情以后恢复如何。

    他已经到山阳县十日,前日着人给陆琢送了信,自昨日收到信后,陆琢命跟随的几名差役先回了乐安县,县中大小事务暂由吴县丞打理,他在百香镇的暗访也已经完成,正好顺道到山阳县见罗桓。

    不过为了避嫌,他不便表露身份,只是着便服到山阳县会友罢了。

    十里的路不算远,李昭赶车又快,不过一刻钟,马车驶过百香河上的长桥,再行一刻钟,便到了山阳县城。

    李昭问过路,打听到山阳县的官邸在县衙不远处,便驾着马车过去。

    不过不凑巧,今日一早罗桓便去会山阳县的知县刘裕去了,到晚间才能回来。

    但罗桓早吩咐过官邸的下人,若是有姓陆的公子来拜见,先好生招待着安顿下来。

    服侍的人早预备好了房间,看到陆琢随行还带着一位戴帷帽的女子,便又赶着收拾出来一间房子,几人的东西很快在官邸安置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