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打电话的仍是那名带着浓重申城口音的变声男,这次他换上了公事公办的语气。

    “贵方有做事的准则,我方亦有。做事情总归要付出代价。周记者,如果你能说服你的同事停手,我方愿付六百万现金,每人。我想起码可以让你们少奋斗十年。”

    钟寄云清晰地注意到周向阳和王小康眼神的闪烁,这数字连她自己都忍不住动心了。每人六百万,一千八百万,对路边透社的每个人来说都是笔巨款。庞大的数字足以让他们在申城拥有属于自己的不动产,这是数十万在申城定居的人一辈子奋斗的目标。

    周向阳与钟寄云交换了个眼神,再看王小康,高举着双手,似乎已经在幻想巨款到手之后的种种风流。

    这小子,也就这点追求了。

    周向阳回复时,嗓音有些沙哑:“四百多条人命就值区区一千八百万吗?”

    “周记者,无凭无据的话不能乱说,在法庭上会变成证据。”

    讨价还价的手段而已,周向阳向钟寄云比出“四”的手势,后者点点头。

    “再加四百万。”

    变声男想了想,或许是征求了其他人的意见,几秒后同意了周向阳的提议,同时补充了条件:“撤销所有文章,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做媒体的三人自然明白变声男话里的含义,要不露痕迹地逐渐删掉帖子和文稿,避免突然大动作删除行动带来网友们的反作用力。

    “没问题。”周向阳说,“但是我们需要一定的保证。”

    “我方会提供无记号纸币,怎么来操作要看周记者的意思了。”

    周向阳记得钟寄云的嘱咐:“当面交易。”

    变声男断然拒绝:“不可能。”

    “你考虑考虑吧。”

    说完,周向阳揿下挂机图标。

    十分钟,房间里静悄悄的,除了呼吸和“砰砰砰”的剧烈心跳,谁都没有开口说一个字。

    三千万。

    天。

    就算放银行里,每个月的利息也能让他们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

    “云姐,我这辈子就跟你混了。”王小康抱住钟寄云的手臂,看不见的口水流了一地,“你写一篇文章就值三千万,我还上什么班,当什么高级蓝领啊。”

    周向阳也好像支撑不住似的,拉了把椅子松松垮垮地坐下,抬眼望着钟寄云:“寄云,你这真是搞了个大新闻。”

    连钟寄云自己都像在做梦,现在她完全没办法思考。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就这么砸晕了在场每一个人。

    钟寄云陷入了天人交战。金钱腐蚀人的思想,败坏人的道德,消除原则和立场,她长久以来追查真相的职业道德正因为天文数字而面临巨大考验。

    周向阳看出她的挣扎,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也就是说说,怎么来做还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