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秦简音没在大周府久留。

    他路上跟周谨说的话不全是婉拒的意思,也有几分真。许久没回京城,他的确挺想回自家宅子看看。

    柳氏给他备了马车,顺带着还有一些仆人,都是过去帮他收拾东西的。

    来时有周谨同乘,他没顾得往外面看;这会儿车厢内只他一个,便挑了帘子朝街上张望。

    郜地真和十数年前大不相同了,如今比起从前,要热闹许多,也繁华许多,一眼望过去,街上尽是卖各种东西的摊子和店铺。

    车夫说,西疆那边没有战乱,所以郜京也越来越好,几乎一年一变样。

    “等过年的时候,大街上满是人,放烟火的,耍把式的,那就更好看了……咱们郜京——天下第一都!”车夫自豪地说。

    秦简音想象着那份场景,不觉微微一笑。

    若举国上下皆如郜京一般繁华安宁,国泰民安,确是盛景。

    车夫将他送至门前,他下了马车,没有急着进去,而是站在街上,从外面细细打量。

    秦府没什么变化,只是比记忆中略小了一些,灰扑扑的大门,青灰色的砖墙,飞起的檐角,虽然陈旧,但看得出有人时常修葺。

    这座宅子方圆不到九丈,堂屋、偏房等屋子拥挤在一起,相比之下,书房算是最宽敞的一间。

    也不知为何秦家世代为官,仍近乎一贫如洗的模样。

    或许是祖辈乐善好施,且嗜书如命的缘故吧。

    他拿出钥匙,靠近了去开门,却听见里头传出叮叮咣咣的声音,还有杂乱的脚步声,不禁警觉起来。

    青天白日的,他家里莫不是遭了贼?祖父的藏书还在呢!

    不过下一刻他就听见卫一的声音了:“放这放这!别往外抬!”

    哦,他就说为什么这半天都没看见卫一,原来交付完囚犯之后,跑过来收拾屋子了啊。

    秦简音笑着把门打开,院里搬挪东西的一众人齐齐看过来,是卫一带来的卫队。

    卫队跟柳氏派过来收拾屋子的下人面面相觑。

    二十多条汉子往院子里外一站,本就不宽敞的宅邸显得更加狭小。

    “……”

    秦简音和卫队大眼瞪小眼,有一瞬间觉得,自己仿佛进错了屋子。

    他收了钥匙,回头看看完好无损的大门,问:“……你们怎么进来的?”

    “翻墙。”

    卫一解释,他们知道秦简音要过来住,就主动过来收拾院子。因为大门钥匙在秦简音这,索性大家翻墙头进来了。

    反正秦家的院墙也不高。

    秦简音难以置信地看着院子边上摆的一个半人高的石缸,无法想象这玩意是怎么弄进来的。

    卫一见有下人来了,也乐得躲懒,问秦简音有没有需要添置的物件,他要出去玩。

    俨然将远在西疆的周诚抛在脑后了。

    秦简音看了一圈,府中的陈设还是和从前一样,连桌椅坐塌的摆设也没有变化,想了想,让他带口锅,再买点碳和柴火回来。

    油盐酱醋和蔬菜米面也不能少。

    收拾完屋子后,那群下人还没走,秦简音问起,下人们互相看了看,说:“老爷夫人吩咐了,让小的们来伺候公子。”

    “可我用不到你们呀。”秦简音为难道,“你们都回去吧,我不用人服侍。”

    他嫌人多,便还是让下人们都回大周府。

    秦家从前就没什么仆人。

    大昌建国头几年,国内经济不太好,于是从皇帝到百姓都节俭用度。秦家先祖简朴,这个习惯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那些下人听了,也只好先回去。

    秦简音叫卫队也一起过去了,他家太小,站那么多人,有点挤。

    等人都走了,秦简音去了书房。这里古籍琳琅满目,全都完好无损地锁在柜子里。

    柜子还都是铜制的,外头涂了厚漆,严丝合缝,里面还有防虫蚁的药包,生怕书被虫子老鼠咬坏了。

    秦简音凭着印象,从书房角落的暗柜里拖出一个大箱子,擦干净灰,打开。

    这个箱子是放重要东西的地方,他要先整理一下,再把地契和房契放回去。

    箱子里无非是些书画,还有他爹娘成婚时的婚契,这些得挑个晴天拿出来晒晒。

    他一样一样把东西拿出来,有些出神。

    记忆里,爹娘一直很和睦。母亲作画,父亲便为她弹琴伴奏;父亲写字,母亲就在一旁磨墨;家里没有什么仆人,母亲时常自己下厨做菜,父亲有时还会给她打下手……

    或许生活有些清贫,可是这样的环境却养出独属于秦家人的气度与从容。

    也难怪即便秦家人丁稀少,可一说起京城的世家大族,旁的人也还是要把秦家算进去。

    秦简音整理着东西,意外在箱子里发现一沓簿子,略翻了翻,竟是祖父的记事簿,名曰“吾儿长成记”,大约记载的是与父亲有关的事。

    祖父名为秦拂杺,曾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之职,才华横溢,不过去世得早,秦简音没见过他,只见过画像。

    他心里好奇,于是将簿子都搬出来,摊在桌上翻看。

    因年代久远,纸张有些泛黄,最早的一本在四五十年前,从父亲出生那年开始记录。

    “癸酉年八月,吾子降生,……以宽为名,愿尔光明坦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