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附身

    韦昌辉认定石达开等人铁定是活不成了,因为他在箭上都涂了毒药,虽然不是见血封喉的那种,但只要沾上,要想活命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看到他们随着这些枝藤爬下去,当士兵们询问要不要继续追杀时,他也没有什么心思去追了,他相信,石达开等人个个都受了刀伤箭伤,而箭上又涂了毒药,不死的话就没有理由了,他不相信上天会这么垂怜石达开等人。

    越想活命,上天就会施舍机会,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了。深受重伤、又饥饿难忍的亲兵们在往下爬时,又适逢北王军以弓箭射杀,箭上还有毒,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大部分的人还没有来得及爬几下,就一个跟头栽下城墙,城墙下到处都是乱石堆,形状各异,一头栽下来哪还有命在?

    石达开看到这种情况,心比刀割还难受?这些跟着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广西子弟兵们,就这么牺牲了,让人难受的是,他们死的太窝囊了,死的太不值得了,毫无意义啊。他们不是死在敌人的刀剑下,而是死在自己兄弟同胞的阴谋下,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啊!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何必依附他人”的话语,涌起了一阵阵悔意。

    但来不及多想了,他现在特别想活命,他舔了舔手上的血液,向上望了望,目光开始变得坚定起来。不容多想,连忙向下爬。待得马上爬到墙下时,他才发觉,这动作什么越来越慢了,难道是失血过多的缘故吗?还是还未吃饭,力竭的原因?认真考虑了下,不可能啊,以前打仗哪次不是这样。不好,他想到一个可能,是不是刚才弓箭上有毒,他中毒了。再次确定了下,他发现,他已经中毒了。难道要死了吗?他真的一点都不甘心。

    眼看还有三、四米这样,他一转身就跳了下去,还好,地面不像刚才都是石堆,他暂时保住了性命。毒发越来越厉害了,再不及时治疗的话,真的要去见阎王爷了。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握着锋利的宝刀,任由血液一滴滴地往地下滴着,“我要活命,我一定要活下来。”他来不及掩埋拼命保护他的亲兵们,他不知道北王燕王还来不来追杀他,他现在只想活命。

    石达开吊着一口气奋力地跑,他只有一个信念,往前面的山林里跑,只要进了山,他就有救了,他想活命。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脑袋里已经越来越沉重,难道我就要死在这里了吗?石达开心里想到。他对不住跟着他相信他的众多广西子弟兵,他把他们带出来了,却没有办法再把他们带回去,他已经不能再继续带领他们去建功立业了。他对不起他的亲人们,眼看被北王燕王砍尽杀绝却无能为力,更可悲的是,杀他们的确是所谓的“兄弟姐妹”!如果再有一个机会,他想他不会再去依附他人,他堂堂的清朝举人,不说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也是颇有诗名,人称石相公。八、九岁起就开始独立支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还习武不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古人闻鸡起舞,如今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不动如山。自洪秀全、冯云山慕名前来相邀共图大计,便把家毁了,带着一家老小出来,如今却是这般模样?起义还未成功,同室先操戈,悲哀啊。

    每每想到这里,他的心都是隐隐作痛,后悔莫及。他悔的是不能保护好一家老小,悔的是不能带好广西子弟兵,悔的是跟错了主,他悔啊。脑袋里一阵混乱,再加上刀伤箭伤,中毒颇久的缘故,他一头栽了下来,倒在了山间小道上。

    这是一座无名山脉,山路蜿蜒,弯曲不宽的路径,两边散布着青的草,红的花,高的树,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那青葱的草儿,或齐膝,或只跟脚面高度一样。草丛里,有蟋蟀和蛐蛐的奏乐,他们变换着节奏,时长时短。不知在哪棵树上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不甘寂寞,嘹亮的叫声破空而来。石达开为了逃脱追兵,再加上毒药的侵袭,脑袋里变得不清不楚,如今竟然迷失了方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山间小路。当然,美丽只是山里的,石达开什么也不知道。

    山里面人烟稀少,没有什么人会傻不拉几地到山里面来生活,除了一些特殊的人,比如采药师,他们要来到山里面采药;比如猎人,他们要到这里来打猎;或者一些强人,来到这里躲避官府或仇人的追杀。你运气好的话,也许这里马上就会有人走过,运气差的话,也许一整天都没有人来到这里,更糟糕的是,碰到野兽猛兽之类的,白白丢掉自家性命,这也是山里面人烟稀少的原因。

    石达开已经晕倒在山间里有一炷香的时间了,他的脸上愈来愈苍白,从远一点的地方看到,不注意的话还以为是一具尸体在那里躺着,再加上幽静的山间里偶尔传来的一些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突然,远处传来丝丝语声,原来是一老一小正沿着山间小路,他们边聊天边下山来了。老人的声音显得和蔼可亲,听到声音就让人觉得亲近。稚嫩点的声音好像银铃一般,比较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