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主公看到于禁,自然是提心吊胆。

    因为夏侯惇手下那几个士兵说了,于禁投降叛变了,一路击杀自己军士,一个人说谎,总不能所有人都说慌吧。

    见主公的样子,我们就知道主公在想什么,不知不觉中,围在主公周围,瞪着于禁。

    可是于禁好似没有察觉一般,依旧跪在地上。

    主公接过于禁的兵符,状似随意的问道:“文则,听说你沿途杀害我军士兵?”

    于禁想也不想的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承认了。

    当下,主公的脸变的极其难看,猪肝色。

    于禁补充道:“末将看到青州军抢夺平民财物,所以便出手正军法了。”

    于禁话说完,主公的脸色变得有些缓和了。

    既然事出有因,那就不能说于禁叛乱了,凡事坐下来好好商量,有啥不能解决的呢,要是于禁真的叛乱,也不能现在就抓他吧,兔子急了还要人呢,别说于禁这种有真本事的人了。

    青州军的前身是黄巾军,都是一棒子泥腿子,平时游手好闲,打仗的时候喊声最大,但是跑在最后的一定是他们。

    自从主公将他们收服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之后,他们就被分到了夏侯惇手下当小弟。

    想来这次纵容军士抢掠财路的事情,还是夏侯惇点头同意的,毕竟先前给典韦送礼,花去了夏侯惇许多老婆本,而且还没有一点头绪,夏侯惇能不急吗。

    问出来前因后果的主公叫来了夏侯惇,夏侯惇也知道自己那摊子破事被捅出来了,低着头,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主公开口骂了几句夏侯惇就让夏侯惇走了,毕竟是自家人,也不能太当真。

    至于主公说的那种擅动百姓财物就杀头的说法,谁信谁傻逼。

    记得有一次主公打袁术的时候还说了谁的马踩了麦子,就割谁的头。

    当时话还没落下,主公的马就撒着欢进了麦田,当时我看的清清楚楚,主公一张脸拉的极长,像俺家里头的那头驴。

    最后还是郭嘉出了个小点子,让主公割发代首,也是因为这事,主公对郭嘉很是看重,作为主公头号心腹存在的郭嘉,一向被众兄弟称之为小混蛋。

    当下主公骂两句夏侯惇,意思意思就行了,毕竟俩人还是姑表兄弟,众兄弟心里头也都跟明镜似的,谁也没啥意见。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于禁不乐意了。

    按照于禁的话来说,夏侯惇犯了军法,就得杀头。

    夏侯惇急的脸通红。

    主公也是拉着脸说能不能有缓和的余地。

    其实主公就这个德行,做啥事都喜欢多听听手下人的意见,但是听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让我们多提提意见,其实就是走个过程,众兄弟也当是在放屁,都不用心去提。

    主公既然问于禁有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心里头那点小心思自然是偏向夏侯惇的了。

    可是于禁不知道今天怎么了,是忘了吃药还是压根就没吃药,铁了心的要修理夏侯惇。

    我一开始还有些纳闷,但是一想起三个月前,于禁生了个儿子办酒席,夏侯惇那天去了之后,喝醉耍酒疯,硬说于禁儿子像他,夏侯惇地位高,于禁拿夏侯惇没办法,只能生闷气,最后还是夏侯渊看不下去,把自己哥哥拉走了。

    酒席散过之后,于禁抱着自己儿子猛瞧,越瞧越觉得不对劲,还他娘的真有点像。

    然后,于禁和自己婆娘吵架了,他婆娘一气之下,收拾东西回娘家了,走的时候还把于禁的工资全给带走了。

    到现在为止,于禁每天吃饭都是跑自己手下家里头蹭饭,受尽人家白眼,毕竟吃一两顿还行,也不能天天蹭饭吧,唉,于禁这些日子过得着实可怜。

    发生这种事情,于禁能不恨夏侯惇?

    主公见状,知道事情不能私了了,两边都不好打发,于禁这人,身为主公手下外姓第一将,份量在主公心里不轻,可是夏侯惇作为本姓第一将,份量也差不到哪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