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又快要过年了。

    ::::各家各户许多老百姓来求梁润昌写对联。

    ::::梁润昌不停地写,在旁边研墨的玉静、玉海轮流不停地研墨,帮着铺纸,把写好的对联放在各处晾干。此时满地,满炕都是的。就哪也供不上大家的需求,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李秀月还不停地招呼客人。

    ::::太婆婆和婆婆看着写对联的梁润昌,十分高兴,因为这个才能显出自家人的本事和人气!

    ::::……

    ::::此时李秀月带着玉静剪下了不少窗花,贴好了。

    ::::月尽(指年三十)清晨起来,各处已经响起了炮竹声声。

    ::::梁家前院后院男人们在各门口忙着贴对联。

    ::::婆姨们在家里忙着生火做月尽第一顿饭:炸油糕,烩粉汤。

    ::::炸油糕是山西,陕西,北京延庆地方糕类小吃。

    ::::油糕又叫年糕、枣糕,由黍科糜子、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

    ::::当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人民就是用油糕来款待红军将士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对此就有生动的描述。

    ::::油糕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好友时,特别是婚庆筵席中。油糕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久而不变色不变质,属天然绿色食品。

    ::::这种软米油糕的大概程序有五步。

    ::::第一步先是要有油糕面。人们把秋天收获的软谷子在碾子上碾成软米,然后在石磨上磨成面,就成了黄米面。有时候也拿糜黍代黄米磨面,因为糜黍面也是黄的、软的。第二步是要准备糕的“馅”。糕馅是由买来的红糖或白糖再加上炒熟切碎的核桃仁拌起来。也有把枣煮熟做成枣泥里面一样加炒熟切碎的核桃仁。第三步是准备熟糕面。把黄米面拌成半干半湿后,上锅蒸五分钟,然后趁热和成糕面。第四步是包糕。把熟糕馅面揪成小块面团后,捏成面饼,再放上糕馅包成糕。糕的形状可以是圆的,椭圆的或三角的。第五步是炸糕。在热好的油锅里把糕炸出来。

    ::::这个是有馅的,当然好吃了。这个在陕北叫糕尖,本人吃过,好吃得很呢,多少年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而一般的油糕面,在特大的蒸锅上蒸熟后,要用手粘水,很劲地踩成团,好好揉——因为很烫,所以手被烫的发红,直到面里面没有了疙瘩以后,慢慢揉成一个半圆的长条,凉凉后,就成了油糕条。等吃的时候,再切成一片一片的,在锅里面用油炸。

    ::::炸油糕的同时又炸了许多米面做的油饼,陕北话叫油窟挛——笔者不知道怎么写这几个字,这里就音译吧;还有不少的炸炸,也就是油果子。

    …更新:最快上n酷*2匠网tb

    ::::吃这糕,按老讲究,说是为了年年高。因为油糕的谐音是“又高”,人们都希望吃了油糕,会步步登高,不断上进。让娃娃们一个个长的个人高马大,聪明过人;让做生意的人,生意兴隆;让工作的人步步高;让人们的生活,步步高;让仕途里的人们,年年高;让老人们健康长寿。反正都是祝福的意思。

    ::::到晌午又熬云瓜饭。云瓜就是南瓜。陕北叫云瓜,谐音“荣华”,也就是希望来年能“荣华富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