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

    整个宫宴一片寂静,谁都想不到皇上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的面面相觑。

    不过自有头脑清楚的人知道,所谓寝食难安是真,于心不忍就可笑了。

    寝食难安?

    就武宁侯府现在的状况,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文官都能让皇上寝食难安,多少有些让朝中百官难以理解了。

    毕竟除了这次皇上做事不讲究抢夺臣妻之事,致使武宁侯一时情绪激奋,言行稍有不妥之外,这些年来可从未有过依功自傲的事情。

    况且就这件事,武宁侯有那些反应才是正常的,若是真的没有一点反应,那才要担心了。

    武宁侯冷笑一声,摸着腰间的剑柄并未说话,只看着皇上这场戏到底要怎么唱。

    而陆澹则是将手中正欲往嘴里送的酒,停在了半空,心中暗道,果然来了。

    别人不知道皇上到底为何对武宁侯府敌意这么深,但陆澹拿到了那封皇上自己曾经里通外敌的信件之后,便都联系上了。

    恐怕是自己做贼心虚罢了。

    一瞬间的寂静过后,就立马有人站了出来。

    陆澹甚至不用抬头看,都能猜出来站出来的人,左不过就是皇上身边寥寥的那几个死忠罢了。

    这些死忠,大都从皇上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就跟随皇上了,便是如今也自恃与皇上的情分与别的大臣不同。

    就跟玄鸟卫才成立的时候,用来杀鸡儆猴的其中一个罪名为里通外敌的那个官员一样的想法。

    俞嫔的父亲,户部侍郎俞大人当下直接站了出来高呼皇上仁德,说道:“皇上所虑实乃仁德之君,武宁侯为国为君尽忠日久,确实不能不考虑武宁侯安享晚年之事。

    依臣愚见,当为武宁侯加官进爵,赐予一等公爵位。同时武宁侯常年统领大军,对兵部事物应当能得心应手,或可让武宁侯统领兵部,为朝廷多多发掘一些有用之才。

    如此一来,武宁侯便可留在京都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亦能享受妻贤子孝之家庭之乐。”

    俞大人此话一出,可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一番。

    首先要知道,如今的兵部尚书李淮可也在这宫宴之上呢,这就要将兵部尚书的职位给许出去了?

    众人的目光若有似无的看着李淮往日里总是挂着笑容的脸上,如今却露出从未见过的平静无波中带着点自嘲的的表情,当下明白,原来兵部尚书本人也是不知道这回事的!

    而且统领兵部的兵部尚书一职,从来都只由文官担任,从未见过有武官担任的,更何况还是大楚的统兵大元帅?

    闻所未闻!

    但除此之外,这也确实属于加官进爵了。

    武宁侯如今乃是一等侯的爵位,跨过三等公、二等公直接成为一等公,便是武宁侯的功勋足够,这种速度却也是古来少见的。

    但俞大人又确实是皇上的死忠,若无皇上授意,他如何敢说这样的话?

    可皇上若是真有意想加封武宁侯,又怎么会一直装聋作哑,连他登基之时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都没有武宁侯什么事?三等公都没有武宁侯的事。

    所以便是对局势不太敏感的百官,此时也觉得有些蹊跷了。

    众所周知,如今的皇上绝不是这么大方的人。

    零零散散的几个人站出来对俞大人的话表示了赞同的意思,而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毫无动静,让魏昭十分不满。

    眯眯眼睛问道:“众位卿家觉得俞卿所说是否有理?”

    不等其他人说话,武宁侯自己站了起来,对着皇上朗声说道:“皇上,俞大人所说的就不必了!一等公,兵部尚书都非我所愿。

    臣这一辈子大半的时间都在边关度过,边关的生活早已经成了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京都虽好,却不是臣立身之地。

    若皇上仁慈体谅,可否同意臣将妻儿带往边关生活,如此臣便不负先帝与陛下所托的同时,也能享人伦之乐!还望皇上恩准。”

    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什么的就不必了,真信了皇上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死,若皇上真觉得于心不忍,直接让人把家小带走吧!

    可以说是直接将了皇上魏昭一军。

    宫宴中的满朝文武此时都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了,这明明已经有了针锋相对的气氛了。

    当下就有皇上一方的官员连忙劝道:“武宁侯可万万不敢乱说啊,这陆大人如今在京都前程一片大好,武宁侯怎么忍心耽误陆大人呢?”

    陆澹站起身来,长身玉立,眉眼低垂,唇角带着平和的笑意说道:“与父亲抵御外敌比起来,臣的前程何值一提,父亲放不下边关的将士百姓,臣愿意辞去官职与父亲往边关而去。”

    陆澹说话柔和平稳,不见任何内心挣扎的感觉,这让在场官员俱都刮目相看。

    谁都看的出来,若陆澹辞官放弃的是多光明的一个前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