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事情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了,下定决心做的事情,陆澹不会轻易动摇。

    所以他并不理会魏昭的垂死挣扎,而是面容沉静条理清楚的开始像所有人都开始陈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从先帝在位之时的众皇子之争,说到了当年宁王之死的那场边关惨事。

    “或许有些大人都已经猜出来了,没错,陆某要说的正是宁王之死并非意外,而是人为!”

    陆澹说道这里的时候,纵使有意控制自己的语气,竭力平静一些,却仍旧带上了些沉重。

    提到这个话题,他那面就想起了最近调查这件事情的时候,接触到的那些关于宁王之死的那场战争的所有详细资料。

    可以说无辜枉死之人,数目之巨可以称得上惨绝人寰。

    “当初有人故意将边关布防全都泄露给了外族,特意引外族入关,致使当时边关战死的将士三万余人,因烧杀抢掠而死的百姓不下六万,共计近十万人!

    而当初跟随宁王一起前往边关的所有侍卫随从下属,尽皆丧命无一生还。”

    宁王当时是皇位的热门人选,当时先帝派宁王去边关,很明显的就是为了让他去接手武宁侯的军权的,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宁王很快就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人选。

    而当时武宁侯竟然也没有一点反对意见的自己回来了,摆明了要放手兵权,可想而知,多少名门望族官宦之后都跟着宁王去博这一个轻而易举的从龙之功的。

    其中不乏天资出众,或者家中看重受宠之辈,但最终都没有回来。

    如今再听这些数字,都仿佛带着血淋淋的感觉。

    “我知道,所有人可能都很难相信这件事情,毕竟太过荒谬和可笑了。皇位之争纵使免不了血腥,但如此将百姓将士视为蝼蚁之事在大楚历代之中也是闻所未闻的!

    “尤其,他联合的还是差点使大楚灭国的外族!”

    文武百官听了陆澹的话,虽然这段时间已经知道了皇上不择手段的处事方式,但这种与虎谋皮,出卖本国的事情,还是有些太超过了。

    “荒谬!皇上本是皇子,堂堂天潢贵胄,生来不凡,怎么可能会与那些蛮夷之人做交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武宁侯府怕不是冤枉的吧?!”

    总有些愚忠死忠之人,是绝对不肯相信一国皇帝,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空口无凭,你有何证据?!”

    “陆大人做事向来十分稳妥,从不做无把握的事情,想来是已经还有了确切的证据了?”

    也有一些耳清目明之人,早已经理顺了这里面的事情,只差一个实打实的证据来完全的说服自己了。

    “关于此事我手中有一封皇上当初的亲笔书信,认识之人可以前来辨认。或许有人会说,这世上也不乏有人能模仿笔迹惟妙惟肖,所以关于信里面提到的内容,我也已经让人核对过了。

    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宁王之死的事情发生之前,引起不小动荡的各地女子大规模失踪案件?”

    “什么?!”

    有反应快之人已经直接站了起来,对着陆澹问道:“你有此事的消息?”

    说话之人,乃是一个老臣,还是先帝在位之时的一个重臣。

    只是如今已经边缘化了而已,熟悉他的人都应该知道,他正是因为这个女子失踪案之后,心灰意冷的。

    因为那些失踪的女子当中,正有他的老来女,如珠如玉的养到了十几岁,一夕之间就再也不见了。

    这件女子大规模失踪的案子,之所以引起了那么大的关注,也跟当初此人一力追查,闹得最凶有关。甚至不惜向当时的先帝进言恳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可惜的是,先帝当时答应的好好的,说一定会追查到底,到了最后却仍旧一无所获,让他心灰意冷从此没了在官场的斗志了。

    记得那个时候,先帝为了表示对他的重视,对这件案子的重视,还特意将此时交给了一个皇子负责。

    那位大臣的目光沉重缓缓的移向了,如今被人压制在龙椅上肉眼可见恼羞成怒的皇上。

    那个时候负责这个案子的皇子,好像就是当今皇上!

    “当初武宁侯在宁王死后,赶赴边关雷利风行的将那些外族赶尽杀绝的时候,也解救出来了一些女子,如今基本都已经在边关安家落户了。

    这次我知道了此事之后,特意将当时的失踪人口卷宗,吩咐人在边关核对过了。到了现在能找到的有一百多人已经对上了。”

    “而我手中的信件之中所说,皇上曾经许诺给外族三千女奴,事发之前,第一批就已经送过去了!

    除此之外,此信件之中,许诺银钱之巨都不算什么,皇上还许诺了待他上位之后,可以以战争方式割让一定土地给外族放牧。靠近边关的严州之地,容许他们肆意劫掠,不做抵抗!”

    陆澹闭了闭眼睛,终于没能克制住浮现在脸上的怒色。

    “皇上待子民如猪狗,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但从未有人说过,天子作恶当该如何?!”

    陆澹的问话,响彻在众人的耳边,任谁听了心中都是一堵。

    天子待子民如猪狗,天子作恶当该如何?

    众大臣此事都说不出话了,便是连后宫嫔妃看皇帝的眼神也十分的不对了起来。

    有一些妃嫔都曾经在一定年龄的时候,经历过被家人耳提面命不能落单,不能出去的经历。

    京中同等年龄,同等门第的姑娘,总有一定的交际圈。

    当初有小姑娘失踪的时候,她们还后怕不已,因为运气差一点的话,很可能那个人就是她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