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又跑去隔壁另外两个县分别载了两趟,在把手中所有的钱都花的差不多后,陈松的仓库里,大豆存量已经达到了13吨左右。

    小仓库已经满仓,大仓库占了一小半。

    大牛每天的任务就是住在大仓库的空旷地,整天守着这批大豆,预防着心怀不轨的人。

    而陈松已经在回陈家坳的路上,身边是王瑶和小姑娘。

    八月底了,大家正好闲下来,于是陈松就带着王瑶和小窈窕去学堂,准备办理小窈窕的上学事宜。

    陈家坳人并不多,所以是和隔壁的几个村合办的小学。

    小学就坐落在两个村中间的空旷地皮上,只是因为这块地多砂石,不适合种植,正好被大家提议拿来造了个学校。

    学校并不高,只有两层楼,而且有些老旧了,但胜在教室多,学生们的教室还是挺好的,没有陈松印象中的那种危房。

    毕竟这学校还是当初几个村一起出钱,大家亲自造的,为了自家孩子,都是铆足了劲,质量上没的说,再加上建成也没十几年,所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破旧。

    即将开学,老师们已经提前入驻学校了。

    陈松带着小姑娘和王瑶来到二楼最边上的校长办公室,说是校长办公室,其实是校长和副校长一起办公的小房间。

    三人敲门的进去的时候,正好有人在里面。

    校长正在里面写着什么,看到陈松带着人进来,才放下笔:“你们是?”

    “杨校长你好,我们是来给孩子报名上学的。”

    校长姓杨,是杨家村的人,年轻的时候在省里念过师范,后来回来就做了校长,一直操劳了十几年到现在,如今虽然才四十多岁,但也是双鬓斑白,看起来五六十岁一般。

    为了这个学校,杨校长也算是呕心沥血,哪怕是在动荡的那十年,他也没有放弃过学生,还一直坚持上课。

    在那段时期里,全国都比较疯狂,十里八乡的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