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师府座落在皇城西北侧的外城,高大雄伟,气势恢宏,仿佛是一座浓缩的小型皇宫。走进大门,迎面矗立着一座四丈九尺高的楼台,正中高悬“鸣銮堂”三个金字匾额。这三个金字,是宋徽宗用他那独有的“瘦金体”御笔亲书。

    府中有两处景点最为著名,一是南园,那有一座四季鸟语花香的花园;二是西湖,那是一个从不结冰、隆冬季节里也碧波荡漾的人工湖。

    据说,南园与西湖是东京市民津津乐道并且很向往的地方。但太师府是私人宅邸,不是公共场所,不可能允许外人随便进入。因而,在东京市民嘴里,那也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

    这便是蔡京太师的住宅。但这座豪宅,并不是蔡京自己花钱建造或者购买的,这是宋徽宗在1112年(政和二年)春天御赐给他的。

    太师府后花园紧靠着金水河。金水河是东京城四大河流之一,但这条河不是天然河道,是宋太祖时开凿的一条人工河。东京城原本就有汴河、蔡河、五丈河,三河穿城而过,水系很发达,为什么还要开凿这条金水河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保证皇宫内廷池苑有充足用水。

    金水河从西北方向穿过外城城墙,进入内城,蜿蜒而行。自天波门流入皇城后苑,在大内曲曲折折绕过太庙。然后过御街而东行,直至内城东濠。金水河流经皇宫内廷这一段称作景龙江或龙德江,出天波门以西河段称作天波溪。

    宋徽宗多次临幸太师府,有时坐轿子去,有时则坐小船去。其实坐船去最方便,沿着景龙江、天波溪逆流西行,不久便可抵达太师府。

    太师府南边还有一条河,就是汴河。这是东京城内最大的一条河,河流宽阔,水量充足,是京城一条重要的运输通道。河面上每日来往船只很多,大多是运输货物的商船,也有装饰华丽的游船不时穿梭其中。

    汴河像一条蓝色飘带穿城而过,沿河景色秀美,两岸大多是歌榭楼台,建筑都很有风格特色。汴河上建有十几座桥,太师府南边的这座桥就叫太师府桥。这座桥很有名,东京城里妇孺皆知。桥是因人而出名。

    太师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所置官职,专门授予辅弼国君之臣,后来多被皇帝用作大官加衔,以示恩宠。无论是从辅弼的角度看,还是从恩宠的角度看,太师这个称谓用在蔡京身上最合适不过。

    蔡京这年已六十九岁。从他1070年(熙宁三年)考中进士踏入仕途算起,到1115年(政和五年)春天,他已在宦海之中沉浮达四十五年之久。他历经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三朝皇帝,都很受赏识,也多次受到政敌的无情打击和极力排挤。现在,无论是权势还是待遇,他都已达到人生的顶峰。

    宋徽宗自继位以来,所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多数是蔡京参与制定的。宋徽宗是1100年(元符三年)正月继位,蔡京是1102年7月开始担任宰相。1106年蔡京曾经下台,但仅仅十个月之后又恢复职务。1109年蔡京致仕即退休,但1112年落致仕即解除退休,又重新开始主政。

    蔡京在历史上名声很不佳。北宋末年,太学生领袖陈东伏阙上书,强烈呼吁宋钦宗诛灭“六贼”,为国除害。名列“六贼”之首的便是蔡京。

    明代小说《水浒传》更是将北宋末年几个朝中大臣弄得面目全非,蔡京也名列其中。

    元朝脱脱主编的《宋史》评价蔡京说:“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

    那么,蔡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近九百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将一顶大奸臣帽子结结实实地戴在蔡京头上。所谓奸臣,是指不忠于国君、弄权误国、残害忠良之臣。

    王安石也戴过这样的帽子,他甚至被看做是“乱臣贼子”。但现在,王安石已被重新认定为中国十一世纪中后期的杰出改革家。蔡京是王安石学说的继承者,他不仅继承而且在实践中发展了王安石变法改革的思想。其实也应该重新评价蔡京,恢复其中国十二世纪初期杰出改革家的身份。

    蔡京是福建兴化军(今莆田市)仙游人,字元长,1047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蔡凖,是景佑元年(1034年)进士,曾任屯田郎中、秘书丞、嘉兴知县等职。蔡氏家族很重视教育和科举,出过不少进士,在当地很有名望。

    蔡京自幼聪颖好学,胸怀大志,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喜欢排场,善于交际,锋芒毕露,敢于决断,不怕得罪人。他相貌儒雅,举止潇洒,学识渊博,气质卓越。他与弟弟蔡卞在东京太学读书时,便以博学多才蜚声于校内外。

    1070年(熙宁三年),蔡京与蔡卞同登进士第,一时传为佳话。熙宁年间,正是王安石变法风起云涌之时。蔡京先后担任钱塘县尉和舒州(今安庆)团练推官,在这两个基层岗位上,他工作了六年。

    1076年(熙宁九年),大臣熊本向朝廷推荐蔡京,说他“学行纯茂,练习新法”。于是,蔡京调入朝廷工作,这年他虚岁三十。

    熊本是1046年(庆历六年)进士,大力支持变法,因而得到王安石重用。熊本文武兼备,曾两次受命前去西南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取得很好成效,后来官至吏部侍郎。但从熊本经历看,与蔡京似乎并没有交集。他推荐蔡京,恐怕只是走个表面形式而已。真正看中蔡京并将其调入中央工作的应该是王安石。

    年轻的蔡京能够进入王安石视野,应该说,与其弟蔡卞有很大的关系。蔡卞也很有才华,早在1065年(治平二年)就师从王安石,后来娶王安石次女为妻,成了王安石的乘龙快婿。

    王安石对蔡京与蔡卞的才华很欣赏。1076年(熙宁九年)春天,王安石曾很苦恼地对蔡卞说:“天下没有可用之才啊,这可怎么办!不知将来谁能继我,而执掌国柄?”

    王安石屈指数了数,他认为,有四个人或许能够继承自己的学说,辅佐皇帝走变法之路。一个是自己的儿子王元泽,一个是蔡卞,一个是蔡京,再一个是吕惠卿。

    这年七月,王元泽患病去世。这年十月,王安石罢相。吕惠卿是王安石变法时的主要助手,但后来与王安石发生了分裂。

    只有蔡京与蔡卞始终坚持王安石变法学说,没辜负王安石的厚望。尤其是蔡京,他在宋徽宗朝代长期担任宰相,他不仅继承了王安石变法图强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王安石的变法思想。

    蔡京调到中央,最初担任权流内铨主薄。流内铨属于吏部,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中央人事管理部门,主要考核和铨选八、九品幕职、州、县官的工作,需要有较强的行政组织能力。蔡京具备这个能力。蔡京的精明干练与多才多艺,很快引起了宋神宗的注意。

    此后几年间,蔡京在崇文院校书、中书礼房习学公事、大理评事、权提点开封界诸县镇公事、起居郎等很多岗位上,得到了多方历练,春风得意,如鱼得水。

    1083年(元丰六年)八月,宋神宗任命蔡京为贺辽道宗生辰使,出使辽国。蔡京的才华和风度,让辽国君臣称赞不已。由于蔡京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回国不久,便晋升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皇帝身边负责起草诏令的秘书官,参与朝廷决策与政务运作,属于政府高级官员。

    1084年(元丰七年)十一月,三十八岁的蔡京又被宋神宗委以重任,担任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开封府位居首都东京,乃“天下首府”。权知开封府,即统揽京城汴梁一应行政、司法,民生等要事,地位显赫,实权在握。人们普遍认为,蔡京前途不可限量。

    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忽然一病不起,没多久便驾崩。宋神宗第六子,年仅九岁的赵煦继位,即宋哲宗。

    由于宋哲宗年龄太小,五十四岁的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一切朝政大权,皆被高太后一手控制。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变法,她垂帘听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任用王安石政治上的死对头、守旧派领袖司马光为宰相。

    司马光上任后,马上下令废除新法,要求各有关部门,务必在五日之内完成。

    所有大臣中,只有蔡京在五日内完成了任务。迅速在开封府改募役为差役,表现出强有力的行政才干和雷厉风行的铁腕作风,得到司马光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