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公元1115年(收国元年)正月初五,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率大军,向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进发。

    黄龙府城池坚固守备完善,是辽国六府之一,又地处东北交通要冲,是一个军事要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黄龙府还是辽国国库所在地,各种物资都很丰富。打下黄龙府,对天祚帝将是一个沉重打击。

    女真人的反辽声势越来越大,这让天祚帝很恼火。天祚帝任命耶律讹里朵为都统,率东北兵团所属二十万骑兵和七万步兵,在宁江州西侧的达鲁古城(今吉林扶余西北土城子)集结。天祚帝希望这次能彻底击垮阿骨打。同时,他又派特使僧加奴去向阿骨打并传递口信:只要女真不与辽国作对,女真还可以继续做辽国的附属国。

    女真军临近益州(农安小城子)时,金太祖闻听辽军重兵正在达鲁古城集结。他当机立断,决定停止攻打黄龙府,大军转头,直奔达鲁古城。金太祖军事思想的核心特点是主动出击,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

    在宁江州西边一片树林里,特使僧加奴终于见到了金太祖,他向金太祖转达了天祚帝议和的意向。金太祖态度很强硬,说:“议和也可以,但有两个条件:一是交还阿疏,二是把黄龙府迁走。否则,无法议和。”

    女真军逼近达鲁古城时,金太祖率众将悄悄登高观察。这时辽军已经出城布阵,金太祖见辽兵队形散乱,对左右将领说:“辽兵心贰而情怯,虽多不足畏!”

    女真军迅速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用骑兵主力发动冲锋。宗雄、宗干、娄室、银术可、宗翰等战将都投入了战斗,辽军被迫退回营地,女真军趁机将其包围。

    次日黎明,辽军开始突围,女真军奋力追击,一直追到阿娄冈,辽军步兵尽失,同时缴获了数千件耕具。辽军原计划在此屯田,且战且守,没想到突然遭到女真人的猛烈攻击。

    达鲁古城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二月中旬,金太祖率女真军退回领地,开始休整,并组织举行了一系列打猎、射柳等活动,以训练军队。同时,金太祖还对女真国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创建了勃极烈制度。勃极烈是女真语,本意是“管理众人”即长官的意思,都勃极烈是最高长官。金太祖将原来由都勃极烈、国相、各勃极烈都参加的比较庞大的议事会,改组为由皇帝和少数高级别勃极烈组成的勃极烈会议制度。

    改革后,皇帝以下设四个高级别勃极烈:一是谙班勃极烈,相当于皇储,由四弟吴乞买担任(因为三弟翰带早已去世)。二是国论勃极烈,相当于宰相,由堂兄撒改担任。三是阿买勃极烈,相当于第一副宰相,由堂叔辞不失担任。四是昊勃极烈,相当于第二副宰相,由五弟斜也担任。这五人组成女真国最高领导层,女真所有军政大事都有这五人开会商定。

    军队仍实行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度,但数量有所改变,改为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经过半年多休整,1115年8月,金太祖率军再次向黄龙府进军。战将完颜娄室建议,首先围困黄龙府,然后扫清外围,逼迫守城辽军投降。金太祖采纳了娄室的建议。黄龙府被围困一个月后,城内守军感到孤立无援,守城无望,弃城而逃。女真军顺利攻占黄龙府,缴获了大批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

    天祚帝闻听黄龙府陷落,大为震惊,立即调兵遣将,亲率契丹汉军十多万人马,对外号称七十万大军,自长春州(今吉林乾安北)出发,挥师东进,要与金太祖进行决战。

    此时,金太祖手中只有两万来人马。金太祖把诸将召集到帐下,以刀割面,仰天大哭道:“当初我与你们起兵,是因为苦于辽国之残忍,想自己立国。现在辽主亲征,该怎么办呢?除非人人拼死作战,否则无法阻挡。要不就杀死我一族,你们去投降,这样也可转祸为福。”

    诸将听罢无不泣下,皆罗列而拜:“事已至此,惟命是从。”

    十二月初,金太祖率军来到爻辞,开会商议对策。诸将都说,辽兵号称七十万,其锋芒不易抵挡,我军远来人马疲乏,宜驻扎在此地,“深沟高垒以待”。金太祖同意,派迪古乃、银术可镇守达鲁古,他亲自率领骑兵主力在此迎击辽军。

    十二月初十这天,当辽军先锋部队刚刚渡过鸭子河,辽军副都统耶律章奴突然率两千人马发动叛乱,“夜半奔上京,迎立燕王。”

    天祚帝闻讯大惊,无心再与女真决战,急忙下令回军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