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就在马政与马扩出使金国这段时间里,宋朝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东南江浙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起义,举国震惊。

    两个月前,马政与马扩刚离京不久,宋徽宗便召集王黼、童贯、赵良嗣等开会,谋划北伐,为出兵做准备。

    宋徽宗说:“兵者国之大事,死亡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收复燕云,应该制定出最佳出兵方案。”

    王黼说:“陛下所言极是。孙子兵法还说,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现今辽国内乱,民不聊生。而我大宋太平盛世,兵强马壮。这正是气吞山河,收复旧地之时机。联金夹击,乃天赐良机,恢复汉唐疆域,在此一举。”

    童贯默然不语。

    宋徽宗问童贯:“童枢密,朕看你好像心事重重,有话直说无妨。”

    童贯说:“臣一直在想,是先夺云中,还是先攻燕京?两者各有利弊,难下断语。”

    童贯曾在《平燕策》中主张,先取云中,再夺燕京。

    宋徽宗不赞成这个观点,但他并没反驳,他问赵良嗣:“赵修撰,女真人会不会中途变卦?会不会又与辽国讲和?”

    赵良嗣回答说:“不会的。女真皇帝阿骨打是个诚实人,他既然答应与我大宋结盟,不可能再与辽国讲和。”

    宋徽宗说:“那就好。等马政回来,一旦约好夹攻日期,我们就举兵北上,收复燕京。至于先夺云中,还是先攻燕京,朕以为,还是先攻燕京为好。”

    王黼赞成道:“陛下说得对!擒贼先擒王,攻城先破坚。若首先夺取燕京,云中则不攻自破。”

    童贯说:“臣认为,还是应先出兵占领云中,然后再与金军夹攻燕京。因为辽国云中防御比较差,我获胜把握大一些。而燕京城防坚固,又有辽军重兵把守,短时间内不易攻取。”

    宋徽宗见童贯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心里有些不悦,但没表现出来。沉默了一会儿,宋徽宗说:“要不这样吧,让西军将领种师道刘延庆等来京开会,共同研讨进军路线,拟定详实可行方案。”

    童贯说:“如此甚好。集思广益,取胜之道。”

    不久,种师道、刘延庆等西军将领来到东京。童贯在枢密院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围绕两个方案进行讨论。一个是从代州出兵北上,先取蔚、应、朔三州,然后占领云中。另一个方案是,从雄州出兵北上,过白沟河,占领涿州,进而攻取燕京。

    经过几天讨论,攻取燕京的方案获得大多数将领的支持。

    宋徽宗对讨论结果很满意,因为这正符合他的心意。随后,宋徽宗下达诏书,令环庆路、鄜延路禁军与河北禁军进行换防。环庆和鄜延两路禁军是西军主力,将他们换防到河北前线集结,是为出兵北上做准备。

    这天,太宰余深来到崇政殿,对宋徽宗说:“陛下,臣以为,当今朝廷收取闽中花果甚多,已成百姓之扰,必须减少一些才是。”

    所谓闽中花果,主要是指福建荔枝。

    宋徽宗正在思考收复燕京之事,对余深所说没听明白,问:“闽中花果扰民?这是怎么回事?”

    余深解释说:“祥符二年时,朝廷岁课六万颗荔枝干,去年在这个数之外,又增加了八万三千颗。鲜荔枝,崇宁四年定了十万颗,去年在十万之外又增加十万零六百颗。数量都翻了一番。如此一来岂不扰民?”

    宋徽宗令内侍张迪将王黼召来。

    宋徽宗问王黼:“闽中荔枝是怎么回事?”

    王黼于是把荔枝的收购和分配情况作了一番梳理和解释。他最后说:“收购荔枝,是保护果农利益之举,并不是扰民行为。再说,这些事都是太平盛世之细节末事,陛下不必劳神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