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完颜阇母虽已撤军,但张觉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不久之后金军还会卷土重来。张觉自知实力弱小,不是金军对手,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须有外援支持。张觉心里很清楚,此时能向他提供外援的只有宋朝。可是,派去宋朝谈判的李安弼等人至今没有回音,这让他很焦急。

    这天,张觉得知有大批百姓过境平州,回燕京而去。于是,他以此为由,亲笔书写了一份申状,派张钧和张敦国去燕京,送交燕山宣抚司。申状原文如下:

    “权管勾平州节度使兼诸军都统张觉状:

    自女真深入,北朝皇帝西狩不返,诸路寇兵充斥,道途塞绝,当道无所依托。承天朝累遣人赉到文字招谕,寻奉表款附,后蒙降到敕赦,并处置宣命。适值女真袭下燕城,远近震惧,当道力弱地隔,姑务应从,以缓攻侵,图安境土。

    燕城本中国旧地,虽为贼有,巢穴尚遥,固无久驻之势。况与大朝要约,遂议割分。贼恃虎狼之强,其云中富家巨室,悉被驱虏,止留空土,以塞前盟,大朝亦非得已。旋以假道当界,冤痛之声,盈于道路,是用不忍,与州人共议,佥曰:‘宜抗贼命,以全生灵;若许东迁,是亦资虏’。即调发丁壮,缮甲兵,锄贼徒,以活生灵,区区之心,必已闻之。

    近知贼众已过居庸,大朝必措置屯守,使无回路。仍念安土重迁者,人之常情,况万家流离,祭祀无主,虽居近地,犹谓出乡。使复父母之邦,是成终始之义。一则为大朝守圉之计,二则快流民归国之心。固无他求,乞修旧款。应西来职官百姓,已分别津发,过界去讫。

    今差都统府掌书鸿胪少卿张钧、将作监参谋军事张敦固,谨诣安抚司纳土归朝。”

    概括起来看,张觉这份申状有这样几点内容:

    一、自己曾多次接到宋朝招抚文书,早已上表款附。二、当初之所以顺从金人,目的是保全平州。三、燕京本中国旧地,但金人只给宋朝留下一座空城。四、调兵拦截燕民东迁,目的是挽救百姓。五、现有大批原燕京职官百姓,从平州过境回燕京。让他们回去,有利于守卫燕京。六、今愿纳土归附宋朝。

    当时,有不少燕京百姓滞留在平州、滦州一带,他们皆希望回到燕京去。可是,他们的田地与房宅皆被常胜军占有,他们回去后皆无宿食之地。若允许他们回去,势必给燕京带来一定的麻烦。为避免造成误会,张觉于是写了这份申状。

    王安中和詹度对张觉纳土归朝,不敢贸然接受。他们认为,此事事关重大,非同小可,遂立即密奏朝廷,请朝廷定夺。

    宋徽宗获悉后,当即在崇政殿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参加会议的有王黼、童贯、蔡攸、赵良嗣等人。

    王黼主张接纳张觉,他分析道:

    “接纳张觉,对我朝有利:一可用来抗御金军,二可用来制衡郭药师,三可用来牵制奚王回离保,可谓一举而三得。反之,若不接纳,势必把张觉推向天祚帝或者回离保。如果他与回离保联手作战,那么燕京很可能会得而复失,甚至还会威胁到我朝河北的安全。”

    对王黼的分析,童贯与蔡攸皆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