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觉逃到燕京后,改名叫赵秀才,郭药师将他藏匿在常胜军甲仗库中。

    斡离不携带着宋徽宗赐给张觉的御笔金花笺手诏、敕书以及诏命等文件,亲自回到上京,向金太宗汇报情况。斡离不建议道:“南朝如此卑鄙,应择机教训一下那个不讲信用的皇帝。”

    金太宗看了这些文件也很生气,这是宋朝勾结叛臣张觉的铁证,理应向宋朝讨个说法。但金太宗很有政治目光,头脑也很冷静。他说:“现在还不是与南朝撕破脸皮的时候,因为天祚帝还没抓获,辽国还没覆亡,而张觉也没抓获,我们大金国不能三面树敌。至于怎样制裁南朝,且留待以后再说。”

    斡离不想了想,觉得此时跟宋朝交战,的确时机还不成熟。对于宋朝部署在燕京的军事实力,还没彻底摸清。特别是郭药师的常胜军,他们刚刚剿灭奚王回离保,士气旺盛,不可轻视。

    就在斡离不回上京汇报工作之际,张敦固突然在平州起兵反叛,杀死平州守卫,重新占领平州。宗望得悉后,令阇母率军攻城,不惜代价,消灭叛贼。不久,平州被金军攻克,张敦固等人惨遭杀害。

    斡离不回到平州后,得知平州人很顽强,在破城之际,尚有数千州民不肯投降,冒死向燕京逃亡。

    平州人的激烈反抗和不屈精神,让斡离不认识到,单纯使用武力征伐是不够的。要想在平州地区站稳脚跟,政策上必须有所改变。金太宗对斡离不也很信任,下诏书说:“平州大小之事,由军帅决断,不必请示朝廷。”这给斡离不在南京尝试改变统治策略,提供了政治基础和保证。

    在刘彦宗等汉官的建议下,斡离不在平州主要采取了两点对策:一是在地方管理上,废除猛安谋克制,借鉴辽国南面官制度,使用汉官来管理地方事务。因为“风俗糅杂,民情弗便”。二是在平州组织科举取士,以得到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从而抚慰大众人心,安定社会秩序。

    金国初期的科举取士并不在上京举行,也不定期举行,而是由金军统帅根据实际需要,在各地各自择机举办。于是便有了所谓“渖(沈)州榜”、“平州榜”、“定州榜”等。不过,这种科举取士由军事统帅主管,属于临时决定,既无程序也无制度,尤其是对于应试人员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其效果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但不管怎么说,斡离不在平州所尝试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还是比较得民心的。因而,金人很快便在平营滦三州站稳了脚跟。

    正在这个时候,斡离不得到情报说,叛臣张觉就藏在燕京常胜军中。斡离不于是派人持公文到燕山府,向王安中索要张觉,说:“我讨叛臣,城破今不见,走在南朝,应当还我。”

    王安中急忙上奏朝廷,请示如何处理。宋徽宗下达密诏,让王安中将张觉隐藏起来,不要交给金人,就说不知道这人哪里去了。

    斡离不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当然不相信,遂派人继续索要,并且态度很强硬。王安中扛不住了,只好又请示宋徽宗,宋徽宗又下诏说:“杀一个类似张觉的人,送给金军,以平定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