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桓渊平日最喜欢捉弄人,他只是给小姐开了个玩笑。桓渊,还不过来赔罪。”

    “公子——”桓渊一开口,接上魏公子的目光,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了,整了下衣袖,很不情愿地上前给姬昙音赔不是。

    姬昙音客气地回了两句,给了桓渊台阶下,又解释说:“不巧,蔽府今日只有一辆马车空出。昙音怕误了时辰,便先赶来渡口迎接各位。请两位公子在此地稍作等候,家兄很快会派人牵马过来。”

    魏公子的视线在她说话时,准确地说是在她提起某两个字的时候,落到她面前的白纱,带了几分探究。

    昙音?

    不过他很快移开了视线。俗话说非礼勿视,盯着一个女子看得太久近乎非礼。更何况,眼前的少女还是自己身边亲近之人的未婚妻子,魏公子对度的把握是很精准的。

    几句对话的工夫,促织和府里的下人牵着三匹马赶来了。

    桓渊一看那马,脸色耷拉下去。姬家看来很穷啊,马都喂得瘦不拉几的。这几匹马别说跟东宫的比,就是孙府里那些生了病的马,都比这肥。这么瘦的马,都不忍心骑上去,转头对杜麒泽投去责备的目光。

    公子本就是秘密到扬州,来的第一日一路骑马过市穿城,若叫人发现他在姬府下榻的行踪而有个三长两短,杜麒泽担待得起吗?

    杜麒泽马上会意。他确实没有安排妥当,他应该在信中交代清楚为他这特别的朋友准备马车的。若是公子出了事,杜氏的九族,加上姬府的九族,都不够拿来陪葬。

    可是他没和渺渺成亲,还是客居姬家的外人,姬家老夫人肯答应自己,未婚妻子肯来迎接自己和朋友,自己还哪里有脸要求姬家做更多呢。至于为何让公子下榻姬家老宅,原因很简单——

    杜麒泽是重生回来的,他知道未来的走向。将来可帮姬家免于被抄家下场的,除了公子,再无他人。

    只可惜,他的良苦用心不能对她道出,她刚刚沉默不回话的那一瞬间,让他心中更是笃定,她对自己生了几分怨气。

    不仅如此,今日打一见面,她对他的态度与从前相差极大,很有些冷淡。可能是因为这几个月两人没有见面冷了彼此的缘故。杜麒泽紧紧盯着姬昙音,此时很想上前拂开她的面纱,拥她入怀,抚摸她的脸,亲吻她的额头。她却好像刻意回避他的目光,说了句请他们上马的客套话,扭头转身去登马车。

    当姬昙音伸手去拂马车帘子的时候,面纱恰好被风吹起了一角。杜麒泽身边的桓渊有些愣住了。

    该怎么形容这一眼,好像是意外瞥见了藏宝匣子的缝隙透出的珠光。

    怪不得那么多千金小姐心悦杜麒泽,送他荷包,送他绣帕,送信赠诗,他都不为所动,也怪不得安国公府世子死心塌地说非他这位未婚妻不娶。

    就在桓渊看得目不转睛之时,杜麒泽横到他面前,用眼神示意他上马。

    旁边的魏公子已经骑在马上了,一连串干净利落的翻身上马动作落在了春兰眼里,她忍不住失礼地又偷窥了两眼,才跟在姬昙音身后上了马车,小声附在她耳畔说:“小姐,那位魏公子倒是个君子,瞧着言行举止都不像是普通人家出来的。”

    可不是。魏氏这样显赫人家的贵公子,千里迢迢下扬州借宿姬家,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姬昙音想不通。

    罗城城门口,比姬昙音早上乘马车出来时要多了许多官兵,正对入城和出城的行人车马逐一询问搜查,城门外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伍。

    杜麒泽见状,驱马到马车窗前询问姬昙音:“渺渺,扬州的官兵们这是在做什么?你出城时,可也是这样的景象?”

    姬昙音闻声挑开帘子一角向外看去,眼前的阵仗,像是要抓捕什么朝廷要犯。

    杜麒泽又开了口:“渺渺,姬大人是薛长史身边的录事,那些官兵不会搜查姬府的马车,我有个不情之请……”他朝身后骑在马上的魏公子瞥了一眼,又看向车窗里的姬昙音,很是艰难道:“请你和魏公子……”

    “你是想让我骑马,让魏公子坐上马车避开前面官兵的搜查?”姬昙音一眼就洞穿了他的心思、

    “正是。我知道很委屈你,渺渺,算我求你。有些事情,要等回了长安,我才能告诉你。”

    魏公子是郑国公府嫡孙,不容被搜身冒犯,这样身份尊贵的人得罪不起。姬昙音猜测杜麒泽是这么考虑的,忍耐着其他情绪,点了下头,提起裙子准备下马车,春兰却从旁边握住了她的胳膊,嘴里小声嘀咕:“杜公子处处为朋友费心,也不问问那魏公子接不接受。小姐下车,他坐车,他心里过意得去吗?小姐是杜公子未过门的妻子,杜公子为了朋友,竟然委屈小姐,这也太……”

    姬昙音伸手捂住她的嘴巴:“心里有什么话,都先憋着,回去再说。”

    春兰顺从地点了点头,搀住姬昙音的胳膊,扶她下车。

    马车帘子掀开,只见城门里策马出来一位蓝衫公子,对着搜查的官兵说了几句话,扬鞭朝姬昙音所在的马车而来。

    驶近马车,蓝衫公子勒马停住,瞧了马车一眼,慵懒不羁的目光落到杜麒泽脸上:“杜探花千里迢迢下扬州,还请恕我来迟一步,有失远迎。”

    杜麒泽微笑回应:“哪里哪里,清源,好久不见。”忙又对自己身后的男人介绍:“魏公子,这位是姬录事家的二公子,清源。”

    魏公子翻身下马,对姬淙作了自我介绍,并施了一礼。

    姬淙丝毫不动,仍是高高坐于马上,因为讨厌杜麒泽,连带着对他一起前来借宿的朋友也无好感,漫不经心回应:“在下姬淙,字清源。昨日崴了一脚,此时腿脚不便,失礼之处,还请魏公子见谅。”所以就不下马了。

    不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早上还下不来床吗?春兰和姬昙音面面相觑。这时听见一个声音冷冷地说:“在下桓渊,是魏公子的随从。”男人话落,下马到了魏公子身边。

    “哦。”姬淙的回复同样冷冷的,且只应了这一个字。

    看着眼前着蓝衫的家伙嚣张傲慢的模样,桓渊暗暗磨了下后槽牙。要是在长安,给这家伙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受公子的礼啊,日后这家伙知道了公子的身份,就庆幸公子心胸宽广,能容人、有雅量吧。

    杜麒泽怕桓渊冲上前揍姬淙一顿,赶紧驱马到姬淙面前:“清源,扬州城里出了什么事?前面那些官兵怎么好像是要逐一搜查过往的行人和车马。”

    “一个朝廷要犯从长安逃往扬州,长史大人刚刚下令,全城搜捕。”姬淙戏谑一笑,“杜探花不必紧张,你虽然是从长安来的,那朝廷要犯,总不可能是杜探花,至于你这两位朋友嘛——”

    “放——”“肆”字在桓渊口中转了一圈,黏在舌尖,他硬生生咽回去,吐出一个“心”字,又补充:“我们公子可不是朝廷要犯,他是回来祭祖寻亲的。”

    姬淙眨巴了两下眼睛:“我爹说了,杜探花的朋友,一定也是正人君子。”吹着口哨调转马头,立即便有官兵迎上前来,姬淙昂首挺胸道:“这是我姬府的马车,这几位都是我家里来的客人,你看……”

    官兵斩钉截铁:“放行。”

    桓渊去看魏公子,公子的目光正落在那玩世不恭的家伙身上,一旦开始设想日后他在得知公子身份后面无人色、悔不当初的表情,桓渊的嘴角就是止不住的微笑。

    不知不觉,车马行至观音山脚下,姬淙在最前面带路,三个男人骑着马跟在马车后面。

    赶路无聊,桓渊忍不住调侃杜麒泽:“霁临如今真是春风得意啊,既已中了探花,什么时候请公子和我喝一杯喜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