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都是一家人,有啥好计较的?”林母接过话,很快周婶子就不关注林家的事情了,毕竟这两天八卦还挺多的。

    “你知道大队长他们最近去县里开会的事情吗?”周婶子神神秘秘的样子,弄得林晚也跟着提起了好奇心。

    “咱就是个种地的,能知道人家领导开啥会?”

    “瞧你说的。”周婶子得意地说:“我可都听说了,这过了年要往咱们村安排几个知青。你说,这城里的学生娃会干啥,来咱们这里不是受罪吗?”

    “这谁也不是娘胎里就会种地的,学学不就会了。”林母倒是不觉得有啥好感慨的,自己的女儿也是高中毕业呢,现在不也还是在家种地。

    “那也得他们肯学。”

    “不学能咋办?”林母倒是有些同情这些孩子,毕竟林晚也是他们父母哥哥捧着长大的,自从取消高考也快两年了,现在不还是学着当庄稼人。

    “那倒也是,秋天没粮食,可没人接济他们,咱们自己还不够吃呢。”周婶子就说起了知青安排的问题。

    “咱们村也没啥多余的房子啊,我可是听说别的地方的知青有的安排在了老百姓家里。”周婶子说完看向林母。

    林母想想,就说:“那也没办法,大队让咋办就咋办,就是有的人家自己房子都不够住。”

    海市机床厂家属楼

    “吵什么吵,烦死了!”随即是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

    “住这两家周围真倒霉。”有个十岁的小孩儿正往楼下跑,边跑边捂着耳朵说。

    “亮亮,下楼玩去?”有个刚买菜回来的老太太看见小孩儿问:“楼上那两家又闹上了?”

    “张奶奶好,我去楼下避一避。”叫亮亮的小男孩儿无奈地说。

    “你这孩子。”张奶奶慈祥地笑着说,“那你快去吧。”

    张奶奶继续往楼上走,她家跟这两家住对面,不过她也躲不了,这不是还得回家做饭吗?“张建,我不答应。”一个疯狂的女声从对面门里传了出来。

    张奶奶掏出钥匙开门,就听张建他老婆在那里嘶吼,而隔壁的老刘家就来一阵锅碗瓢盆四重奏。

    “这是上边的决定,你不答应有什么用?”一个男声闷闷地说:“咱们家够年纪的就他,你还能让几个小的去?”

    “你这挨千刀的,你要是让他去,我跟你没完。”又是一阵撒泼的声音。再往下张奶奶就关上门,听不很真切了。

    最近下乡的名单下来了,也不光是这两家,基本上有适龄孩子的都在发愁。可是发愁也没用,该去还是得去。你要是不想去也行,要不直接老的退下来,让小的去。可是这个时候谁家不是好几个孩子,可是工作就一个,给了儿女,那下边的儿女呢?

    “下乡也挺好的,至少乡下比咱们这太平。”亮亮跑楼下,还没到球场,就见自己大哥跟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说话,他也不去球场了,转头偷偷靠近大哥他们,他想听听大哥他们在说什么。

    “那你决定了?”

    “我也没办法,我爸才四十,总不可能真让他这么早就退了。再说我也不喜欢他那工作。”

    “这下乡容易,回来可就难了。”本来十六七的少年,现在却发出了不符合年龄的感慨。

    “那有什么,我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身军绿的少年意气风发地说。

    “你那是没挨过社会主义的毒打,等你去那缺衣少食的地方待两天就得让你爸给你捞回来。”另一个穿着补丁裤子的少年不懈地说。

    “我辈少年要担起我们的责任,怎么能说是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