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知青院乱哄哄的,大队长到了的时候谁都没人搭理他。面对这些知青他也很苦恼,可是人分到他手下,他也不能不管。

    “不干活都在这干什么呢?”大队长爆喝一声。

    本来没当回事的知青,看大队长的样子觉得要坏菜,从屋里躲着的也从屋里出来了,蹲墙根儿的也不看热闹了。知青院里一下子落针可闻。

    “你们就是这么响应号召的?也不拿面镜子照照,看看自己像个啥?二流子。都不想吃饭了是吧?不吃饭的跟我说,国家的粮食可不是大风刮来了,不用等着秋天,你们现在就可以饿死了。”

    毕竟是不到二十的一群孩子,最是要面子的年纪。大队长一顿敲打才让他们想起来自己一群人现在是在这个人手下讨生活,都不敢吱声了。

    “要吃饭的就拿上你们的工具,去种地。不会就学,鼻子底下没长嘴啊?别以为就你们是高中毕业,咱们大队还真不却高中生。林晚知道吧?不知道的过后打听打听,那是咱镇上的全校第一,人家还不是照样种地种的有模有样?”林晚可不知道,自己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出了次名。

    “还在这呆着,今天干不完就都饿着。”大队长撂下句狠话就走了。

    “林晚真那么厉害?”等人走了,这帮知青又活络了起来,不过也没干站着,都拿起分到的农家往地里去。

    “我听说她去年还跳过河呢,没死成。”说这话的是来的比较早的,冬天没事不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议论。这人又是有名的包打听,盖房子的时候就和村里人混熟了。虽然林晚的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架不住影响还是挺深远的。有女孩子想读书的家就拿林晚当反面教材,说是读书也没用,还不是回来种地。到最后工作也没分到。

    毕竟这个时候能让女孩子读书的人家没几家,要是没有取消高考,林晚考出去了还能当正面教材,结果生不逢时就成了反面教材。不想让女孩子念书的就爱拿林晚出来敲打那些闹着要读书的女娃子。

    今天大队长说起林晚,让挺多男知青都有些不敢置信。他们也是高中毕业,高中的知识有多难也知道,可是这穷乡僻壤地方的女孩子能考全镇高中第一,他们不太相信。

    还有人想认识林晚的,就打听:“谁是林晚?”

    “我也想知道。”不知道的同求。

    “听说长得比姜知青还漂亮。”有个女生悄悄和别人说她听到的消息。

    “你怎么知道的?”

    “你没看姜知青脸色都变了?”

    “就是。”还没被生活磋磨过的孩子,这会儿还不知道人间疾苦。

    “黄明哥,我们怎么办?”张晓华岁数小,跟这些人都说不上话。她听着周围人对林晚的议论也无能为力。更何况,现在拦在他们面前的是怎么种地的大事。

    “要不我去找晚晚姐问问。”张晓华和林晚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林晚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那你偷偷去吧。”黄明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能问谁。

    “张晓华,你要干什么去?”谁知道,张晓华刚要脱离队伍就被盯着她的几个人叫住了。张晓华年纪小,让几个女知青一喊,有点不知所措,脸红地说:“我忘了拿东西,回去一趟。”

    “我看不是吧。”跟姜知青走的近的一个容貌不是很出挑,个子也不高的女知青冷笑着说:“我听说你之前就是在林晚家住的,那林晚真比姜玲漂亮?”

    “宋晓燕,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刚才说林晚比姜玲漂亮的那个女生一听就变了脸色。“黄蓉,你不是说林晚比姜玲漂亮的吗?”总被人拿出来比较,姜玲脸色也冷了下来。可是宋晓燕还在那里让张晓华作证。

    “都行了,说这些有意义吗?你们真不想吃饭了是吧。”李晓东大嗓门,对着这几个女生吆喝道。

    姜玲转身就走,也不搭理宋晓燕。宋晓燕也闹了个没脸,看姜玲走了,就赶紧跟上去,想说什么,却被姜玲躲开了。

    “这个宋晓燕也是没脑子的。”黄蓉嘀咕一句也走了。

    “你还不快去。”黄明对傻啦吧唧没动弹的张晓华说。

    “我看着孩子跟华子挺像的,是吧华子?”李晓东看了看张晓华,又看了看张金华。

    “哪里像了?”张金华不是很服气。

    “行啊,兄弟。你那一嗓子连我都镇住了。别说,你还挺有大队长那气势的。”黄明岔开话题说。

    “我听说大队长可是当过兵,上过战场的。我哪有那两下子?刚才大队长在院里训话,让我感觉到了一阵杀气。杀气,知道不兄弟。”李晓东搞怪地说。

    “要不说人家怎么是大队长呢,你看咱们的华子就是缺少了这股杀气,才让人欺负成这样。不过说回来,兄弟,你说咱们选你当队长咋样?”黄明调侃完张金华,就对李晓东说。

    “我可不想干什么费力不讨好的差事,还没啥好处。”李晓东苦大仇深地说。

    “要啥好处?为人民服务知道不?你要提高觉悟。”黄明打趣道。

    “我觉悟够高了,哥们可是能为兄弟两肋插刀,是吧华子?”李晓东拍了拍张金华的肩膀说。“就这帮女的,都不知道脑子想得啥,我可不想天天因为她们鸡毛蒜皮的小事英年早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