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二章

    有了这些钱, 今年过年就可以给全村村民发年终,让大家都过个幸福年了!

    九千多两的结余, 就算留下一半, 用作明年要用的基建设备开销,也起码还能给每家人发个十几二十吊钱。

    这些钱可都是在发了工钱,发了房子, 和发了粮食和农作物外的额外年终奖。

    二十吊钱,一吊钱一千文,按照叶兰亭的一文钱等于一块钱的换算方法,二十吊钱也差不多相当于两万块了。把这里的物价和年代换算成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普通农民吭哧吭哧挣十年也存不到这么多钱。

    大古村可以说是整个上河郡, 乃至南方洛城这一带,第一个集体达到万元户的村庄了!

    当初建造集体住宅区的时候,每家村民都是来签了字的, 签字以后村里的施工队才能对村民的老房子进行拆迁重造,不过在建房子的砖瓦材料本钱和工钱上,村部也不可能全都垫付。

    当时是这样规划的,由村部承担大头的百分之八十,村民自家只出百分之二十, 于是整打整算,每一家人只需要平摊一两银子的新房费。

    当时因为很多村民没有这一两银子, 所以叶兰亭允许村民们先入驻,后交钱。

    也就是说, 等到搬进新洋房后,村民再将之前欠村部的一两银子还上,就可以了。

    用一栋破破烂烂的茅草屋,换一套砖瓦新筑的大洋房, 只需要自己贴一两银子,换谁谁都乐意。

    这就好比你家原本住在老破小的三十平筒子楼旧房里,突然被占地搬迁,赔了你一套两百平的大别墅,只需要你补差价一万块钱,这套大别墅就是你的了。

    叶兰亭要给大家打年终奖金的事情传下去后,整个大古村都沸腾起来,大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就盼着年底这个时候,村长给大家发福利呢!

    去年发了吃的穿的,今年发了房子和钱,跟着村长,日子是过得越来越红火!

    到了腊月二十号,大古学院就提前给学生们放假了,让他们回去和家人一起过年。

    翟先生在镇上有家人,学院放假后,他也回了镇上,至于柳先生和周先生,这二位就是一身轻的孤寡老头了,既没有老伴,也没有儿孙,两个沉迷学术钻研的老头也乐得留在大古村,和村民们一起过年。

    百灵倒是在放假后也带着两个丫鬟回了一趟上河郡,她说还有几个朋友在那里,想回去看看,等过年的时候再回大古村,开玩笑地让叶兰亭把好吃的给她留着。

    赶在腊月最后几天,赵汾和郭芙,还有杨飞翎,吴良他们也都从上河郡赶回来,在外面辛苦一年了,过年这么重要的日子,是肯定要和村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

    赵汾回来后,叶兰亭又拉着他仔细核算了一下村里的公账结余和明天各个分部工厂所需要用到的花销,最终决定,给每家人发十两银子的年终奖钱。

    小年那天,大古村召开村民大会,让各家各户都上村部办公室排队领钱。

    每家人领完钱后,就得先把欠村里公账上的新房建筑费还了。

    但即便还了那一两银子,村民到手的还剩下九两银子。再加上这一年村民自己做工,每个月都能存下几百文工钱,一年下来,七七八八加起来,也能有个四五两,而且官府的田税也由村里统一上交了,自己不用交税不说,村里的集体田还倒发了几百斤的粮食,几大框的土豆、萝卜和红薯。

    村里养殖场的鸡蛋只要一文钱一颗(镇上集市卖两文),纺织厂织出来的布,一百文一匹(镇上布庄卖两百文一匹),在大古村,不管是吃穿住行,全都能内部解决。

    现在的大古村村民,随随便便拎一个出去,都比住在镇上的散户日子过得宽裕。

    到了年底腊月这个月,十里八乡前来大古村说媒拉线的媒人是多的不得了,正好黄来福、吴淼他们这一批年轻人,也都差不多到二十岁的结婚年纪了,所以今年来说亲的人媒婆,叶兰亭也没怎么反对。

    她只递了话出去,到时候村里年轻人定好了成亲人选,把对方领来她看一眼就成。

    也不是说她要干预,她只是想看看,嫁(娶)进来的这些小伙子和小姑娘里面,有没有她想要的可造之材。

    万一有天赋异禀的那种,稍微培养培养,又可以给村里多贡献一点人才力量。

    因为今年要回村过年,所以赵汾在洛城买了几箱烟土,想着除夕那天的晚上,也学城里人放放烟花,热闹热闹。

    叶兰亭得知赵汾买了烟火回来,也很高兴,她好久都没看到过烟火了。

    今年延续了去年的过年传统,还是会在大年三十那天,在村坝举行春节联欢晚会,流水席,各家各户,各部分各分队都可以出节目,只要愿意表演的,都可以上台。

    于是,每年的春节,也成了大古村村民最期待的一天。

    尤其是听说今年还多了一个烟火秀,从没见过烟火的村民们都翘首以盼。

    百灵赶在二十九的前一晚回了大古村,她回去上河郡的时候,一辆马车空空如也,返回的时候,马车车厢里装了挤挤囔囔的一车年货。

    有买给学生们的教学案具,还有她自己的乐器,女人家生活用品,胭脂水粉,更多的,则是给学院的几位先生和叶兰亭这个好朋友带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