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四章

    “无妨, 几位若是不赶时间,何不在村子里多逗留几日,村里有观光区, 可供外来游客游玩。”叶兰亭道。

    观光游览区是修建村民住宅区时顺便修出来的一些园林景观,用建材剩下的石材和木料, 修了个小型的公园。

    几个客商听了倒是有些心动,不过他们这趟出来时间赶得很紧, 只得下次再来观赏了。

    这回来能见到叶村长, 已经是幸事, 不虚此行,一行人寒暄几句后告辞而去。

    叶兰亭和百灵对看一眼, 在互相眼里都看到笑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错把百灵给认成了叶兰亭,没办法, 谁叫她出门前呼后拥, 两个丫鬟随时不离身呢?又谁叫叶兰亭不爱华衣, 随时随地都是一身青衫布衣,不着妆裹呢?

    世人的眼光就是这样,以身外之物取人, 以身外之物量人。

    百灵嗔她:“你呀, 也换换你那一身万年不变的青衣吧。不然以后慕名来大古村求见叶大村长的人多了, 都把我给错认成了你,你的业务黄了可不要怪我啊。”

    叶兰亭笑得悠然, 负手往前走:“无妨,若是他们都把你认成我,那你就干脆替我办公得了呗,我还乐得清闲!”

    这次叶兰亭出来巡村,就是看看第一期第三期搬进住宅区的村民情况如何。

    她反正是走到哪家, 就随机进去问问,问村民住得怎么样,还缺什么,想要改善什么。

    只要是村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就是叶兰亭的奋斗目标。

    可村民们已经十分满足于现在这样的生活,哪里还会再提什么要求,见到叶兰亭来了自家院子,都是赶紧好吃的好喝的拿出来招待她,就怕自己慢了一步,村长后脚又去别家了。

    … …

    时年五月。

    一个震动消息从天京传遍大江南北,陈国皇嗣所率领的十万大军推翻了盛朝年仅五年的新朝,重新恢复了陈国建制。

    直到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一十年前,陈国老皇帝的儿子们都死了,儿子生的儿子却在忠心臣仆的护送下,悄悄活了下来。而那个孩子又在一十年后,卷土重来,夺回了祖宗的江山。

    那个一十年前的孩子,就是陈宴陵。

    陈宴陵用雷霆千钧之势清扫了天京,率军攻进皇城后,直接将盛家父子断头处死。

    朝中的其余墙头草大臣见势不对,也都纷纷倒戈投诚——毕竟盛家父子坐上皇位也才五六年时间,朝中的老臣经历两轮改朝换代,心理素质稳得一批,甚至老早就开始为家族后人谋了两条后路,正所谓东边不通西边通。

    陈宴陵进主皇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称帝登位,而是花了一些时间来清洗两姓家奴,尤其是当年秘密与盛朝的起义军联合的卖国叛臣,那些人,永远蹦跶在权利更替的第一线,任何红利他们都吃了,转头却又去压榨百姓,贪赃枉法,陈宴陵对这种人深恶痛绝,简直是国之蛀虫,这种人,他不允许他们还存活在新的陈国。

    杨青锋跟随陈宴陵杀敌攻城,建功立业,也在军中做上了镖旗校尉,手下统领五千士兵。

    大军压境天京后,战事平稳,但盛朝仍旧两股小势力叛逃后,意图集结外部兵力再次反攻,杨青锋便被陈宴陵调去追击那两股逃窜的势力,给他的命令是:格杀勿论。

    自从跟随叶大哥,不,现在应该称作长孙殿下了,自从他跟随长孙殿下来到北境大军后,杨青锋知道了他的甚至身份,自然也猜到了叶兰亭的身份。

    既然叶大哥根本不姓叶,而是当年被东宫太医悄悄保护带到大古村来的陈国嫡长孙,那身为他妹妹的叶兰亭,又怎么可能只是个平凡的乡村脚医的孙女。

    想想也是,如果不是他们兄妹本就身份不凡,为何她天生就与村里别的少年少女聪慧多智,她沉着,冷静,有勇有谋,眼界长远,深思熟虑,在大古村做的任何事情,每一步,现在想想,都是有深意的。

    杨青锋觉得自己何其幸运,能在这辈子遇到这样两个贵人。

    一个教会了他生存,一个教会了他知识,倘若他辈子没有遇见他们俩,杨青锋想,或许他现在一十岁了,都还依然穿着草鞋,背着树皮弓,蹲在落日山里等又没人猎物上钩,好给家里打打牙祭开个荤。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他穿着一袭黑色的玄铁铠甲,手握三尺青锋宝剑,率领几千士兵,威风凛凛骑着大马,叱咤在疆场,纵横百里。

    ……

    半个月后,从天京亲自来了一列队伍,抵达大古村。

    来人是皇城的内庭务总管,通俗点说,也就是大内太监。

    当然,这行人来路虽然没有可以掩藏行踪,但也没有大辣辣采用皇家规格,而是劲装急行,快马加鞭,由内务庭总管亲自来到大古村,受命将长孙殿下的亲笔信交给大古村的村长,叶兰亭。

    既然能被委派来执行这个任务,那老太监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皇宫那种地方,活得已经是个人精。

    来时的路上,那太监就在心里揣度,这位大古村村长究竟何方人也。

    竟然能让长孙殿下亲自委以重任指派他来送信,为了保护他……手里这封信的安全,还特意拨了五百亲卫士兵护送,这样的架势,可是前所未有的。

    要知道,虽然现在长孙殿下还未正式登基,但他继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天京所有臣子都摸不准陈宴陵到底是何意思。

    这种重要关头,长孙殿下首先想到的不是忙着准备登基大典,而是秘密派人来这样一个小山村送信接人……

    老太监心头琢磨……听那名字,兰亭,倒像是个女子的名讳,莫不是……将来的皇后娘娘?

    一有了这个念头,老太监心头一凛,更加慎重小心了起来,半点不敢怠慢。

    到了上河郡后,也一刻都不敢耽误,催促护卫军快马加鞭连夜赶往大古村。

    终于,在夜幕降临前,天京送信一行出现在了大古村村口。

    老太监翻身从马背上下来,看着面前与四周大山违和村长的奇幻画风村庄,愣了好一会儿。

    就在这时,有几个身材高壮腰间带刀的村民急急跑来,神色警戒地看着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前来何事?可有拜帖?”

    说着,那几人领头从衣襟里掏出一个木哨子,回头对着村子里两长一短地急促吹响,紧接着,村子里头,仿佛应和这道哨声,也响起了同样的节奏尖锐哨声,那哨声像是漫延一样,从村口与他们对峙警戒的几人此起彼伏传过去。

    老太监和他身后的护卫军都愕住了。

    不一会儿,就呼啦啦从村子里跑出来三四十个青壮村民,全都个个带刀,神情戒备盯着他们。

    老太监十分客气,笑眯眯说明来意:“我等是来大古村找一位叫叶兰亭的姑娘还请各位引荐。”

    “你找我们村长有什么事?你带那么多兵来是想干什么?”领头的村民一边厉喝,一边悄悄找人去禀报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