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子辛辛苦苦打的天下,图啥?

    还不是想让后人可以安享荣华富贵?

    别说朱元璋跟朱棣父子了,就连老蓝,此时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方世玉,表示不理解。

    在老蓝看来,这小子今儿个好像是一心求死!

    万岁爷越是忌惮啥,这小子就越要说啥!

    “激动个啥?”

    “听我慢慢道来!”

    方世玉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封建时期,人们的宗族观念那是重到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几乎九成九的人,在外面拼死拼活,为的都不是自己,而是背后的家族。

    因此,这群人的反应,方世玉也能理解。

    “万岁爷的慷慨,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万岁爷拼死拼活的,还不是为了后人可以安享荣华富贵?”

    “但问题就出在,这财富的增速是很慢的。”

    “而皇室后嗣的增速却是极快的。”

    “眼下倒是没问题,经过万岁爷的大力政治,如今大明王朝国盛民安,撑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国库的增速就会比不上皇室后嗣的增速了,到那时候,国库就会日渐空虚。”

    “国库一旦空虚,后果是很严重的,养兵没钱,赈灾也没钱,到时候势必会让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内忧外患!”

    方世玉缓缓说到。

    “大明皇室才多少人?”

    “天下财富那么多,岂能因此被消耗一空,导致国库空虚?”

    “简直是大放阙词!”

    朱元璋冷哼一声,压根就不相信方世玉这番言论。

    朱棣也附和的点了点头,坚决站在了老爹这一方。

    “肤浅了不是?”

    “万岁爷现在有多少儿子?”

    “二十六个!”

    “除了太子一脉,那也还有二十五个!这二十五个,将来都是藩王!”

    “万岁爷现在是龙马精神,一般人比不了。”

    “咱们可以来算一笔账!”

    “每个藩王多的不说,就按照六个儿子来算。”

    “这些儿子,除了嫡长子会继承藩王爵位外,其余五个儿子都会继承郡王的爵位。”

    “到了下一代,大明王朝除了二十六个新的藩王,还会多出一百三十个郡王。”

    “这一百三十个郡王依旧按照每个人生六个儿子来算,那再往下一代,就会多出七百五十个镇国将军!”

    “我们依旧按照每个皇室子弟每人生六个儿子来算,嫡长子继承爵位,余下的自动降一级。”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王朝再下一代将会出现多少个辅国将军?没错,是三千七百五十五个!”

    “奉国将军呢?是一万八千七百七十五个!”

    “镇国中尉,则是九万三千八百七十五个!”

    “辅国中尉,则是四十六万九千三百七十五个!”

    “你再算算这些人的俸禄,按照万岁爷的规划,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公主二千石,郡主八百石,县主六百石,以及等级很低的乡君也是二百石。这还不算封地!”

    “当然了,这也没有算皇帝一脉的后嗣,如果把皇帝一脉的也算进来,要不了多久,大明王朝的皇室子嗣,就会高达数百万之多!”